“奶奶……”雨中,一位妙齡少女正抱著雙腿坐在長椅上。她雙眼無神,死死盯著地麵,漸漸的,她紅了眼眶……
少女名叫沈陌孀。在她小時候,她的父母就因為工作原因把她丟到了鄉下奶奶家,每次沈陌孀看到彆的小孩子都和父母撒嬌,她就會回家去問奶奶:“我的爸爸媽媽呢?”奶奶總是摸著她的頭說:“等你長大了,就可以去找你爸爸媽媽了,孀孀乖,奶奶給你做好吃的。”
再長大一點,沈陌孀就經常會用村裡的公共電話給媽媽打電話。“媽媽,我好想你和爸爸啊。”“孀孀乖,你在鄉下好好聽話媽媽就和爸爸接你……”這種話沈陌孀幾乎每天都能聽到。一晃沈陌孀十歲了。“媽媽,你和爸爸怎麼還不來接我,我不想在鄉村裡上小學了。”沈陌孀每次都這麼問,久而久之,她媽媽也心煩了:“你煩不煩,天天打電話,叫你待著就待著,你再多說我們就不要你了!”媽媽的吼叫嚇到了沈陌孀。至此以後,沈陌孀再也不敢打電話了,她怕父母不要她,所以一直表現的很乖,不敢和同齡人拌嘴。每每和同齡人起爭執,那孩子不占理時就會恐嚇沈陌孀說要給她父母告狀。但這招恰恰對她有用。
雖然沈陌孀的父母不在身邊,但她的奶奶從小就對她特彆好。到了上學的年紀,奶奶拿出自己攢的錢供沈陌孀上學。沈陌孀也很努力,小學六年一直在村裡的小學排前十。放學了沈陌孀和奶奶一起去集市上賣手帕,奶奶的手特彆巧,做出來的手帕精致又好看。
……
突然,沈陌孀的身體抖動了一下,這才把她從回憶裡拉出來。她用手指摸了摸臉頰,她已經分不清這是淚水還是雨水。沈陌孀的全身的濕透了,她又看向殯儀館的方向,試圖從裡麵找到奶奶的身影。慢慢的,雨下小了,沈陌孀才緩緩站起來往村子裡走去,和以往不同的是,村子口再也沒有一個佝僂著背的老太太朝著小學的方向一直看。每次沈陌孀一回村子看到第一個人就是奶奶,那時候,她可以一邊攙扶著奶奶回家一邊跟奶奶講學校裡發生的有趣的事情。而現在,她連一個能分享的人都沒有了……
“奶奶,孀孀好怕,你回來好不好,爸爸媽媽不要我了,你也不要孀孀了嗎,帶孀孀走好不好。孀孀好冷,好想你,奶奶……”沈陌孀坐在地上,塵土沾滿了她的衣角,那年,她17歲,世界上唯一愛著她的人在高二的暑假棄她而去了,她絕望了,不知道該怎麼辦。殯儀館那邊還要交手續費,5萬塊,對一般家庭來說,5萬塊算不了什麼,但對她們這個村子來說,5萬塊可是一筆大財富,手續費沒交的話殯儀館是不會把骨灰交給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