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方麵,則是因為僅靠著周王室,無法管理偌大的土地。並且在周的四麵八方,還有東夷西戎南蠻北狄這些外部威脅存在。由其他諸侯代為管理,不失為一種治理穩定手段。
所以對當時的周王室來說,分封不僅是必行之事,也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在分封之初,就有周臣看到了分封會產生的後果。
周公旦不辭辛苦製定周禮的目的,就是為了穩固分封的成果。他希望全天下遵循禮樂製度,穩定社會持續,諸侯都奉周天子為尊,好讓周王室一直延續下去。
隻可惜,禮法壓製不住野心,再完備的周禮,在權力欲望麵前都會被擯棄,最終禮崩樂壞,諸侯並起,天下大亂,九州之內掀起一場場殘酷的吞並戰爭。
一定程度上,周公旦最初的想法失敗了。
即位之初,年輕的周天子姬延不是沒有想過重振成周,隻是現實給了他狠狠一擊,讓他徹底明白大父和父親當初經曆的困難。
如今的周王室要兵沒兵,要錢沒錢,已經到了山窮水儘的地步,連土地麵積都不比上隔壁秦國的一個郡,是半點發展的機會都沒有。
更彆提,周圍的諸侯還要時不時路過一下成周問鼎輕重,嚇唬嚇唬他這個周天子。
而今日出現的天幕,更是令姬延幾欲崩潰。
此刻的他,仿佛是一個四肢殘廢,行將就木的老人,知曉他和周王室的結局,卻無能無力。
世上還有比這更殘忍的事情嗎?
就在這時,太師顏率突然深夜求見。
太師顏率是周王室的三朝元老,為三代周王鞠躬儘瘁,而顏率最出名的經曆,莫過於以一己之力保住了九鼎。
在上一任的周慎靚王時期,秦惠王興兵於周欲取九鼎。危急關頭,太師顏率主動站了出來,獻出了一計。
顏率先是秘密入齊見齊宣王,暗示齊宣王若出手救周,周王願意將九鼎獻給齊宣王。
齊宣王想著救周不僅能得一個好名聲,而且還能將九鼎名正言順地帶回來,何樂而不為。
於是齊宣王大手一揮,讓陳臣思領兵五萬前去救周。秦惠王不願意因九鼎與齊國產生衝突損兵折將,於是下令撤軍。
還沒等周慎靚王鬆口氣,到了成周的齊將陳臣思,開口就問他要九鼎。
周慎靚王心裡自然不肯,當初顏率入齊說給齊宣王的話,隻是迫使齊國出兵相助的權宜之計罷了。
但兵臨城下,周慎靚王又不好直接反悔,對陳臣思說我不想給了,傳出去實在丟臉。
這一次還是顏率出麵解決的問題,顏率假意告知齊宣王,周王會履行承諾,並狀若關心地詢問齊宣王:“成周和齊國並不接壤,齊王可想好這運九鼎要借哪國的道,以及要用什麼方式運送?九鼎不同於凡物,需謹慎行事。”
然而齊宣王絞儘腦汁想出的各種方案,都被顏率一一否決,並一針見血地指出方案裡的各種不穩定因素。
顏率的話,弄得齊宣王心頭煩躁又無法反駁,一時間也沒了主意。最後齊宣王迫於現實的種種考量,隻能放棄將九鼎帶回齊國的想法。
靠著顏率的計謀和口舌,周王室得以保住九鼎。
“天子,可是因今日出現的天幕而煩惱?”
周王延點頭苦笑:“豈止是煩惱。顏卿,予和周室就像知曉命數的垂死之人!”
“臣知道天子心裡的苦惱。但是依臣看來,天幕並非是凶兆,而是吉兆。”
周王延扭頭發問:“何來吉?”
顏率道:“天幕告知秦王蕩死後,由其弟公子稷繼位為秦王,所以秦王蕩絕不會向外透露天幕之事。”
“如今天幕預知周的未來,天子應以此為警醒,振興周室才是!”
周王延一臉無措:“振興周室?予應當如何做,請太師指點。”
“如今知曉天幕的僅有秦周,所以天子應與秦王合作,先穩住秦王。而且......”
顏率的聲音低沉了些,“天幕最後曾說‘一周後再見’。‘再’者為多,而這個‘一周’應為某個固定的時期,周而複始。所以天幕必定會再次出現在明堂上空,而秦王蕩作為一國之君,不可能一直待在成周不回鹹陽。屆時天子可用天幕上的內容,與秦王交換得利。”
太師顏率的話,讓周王延皺了一晚上的眉頭終於展開了幾分,心裡也有了想法:“予聽太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