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天幕裡的話,嬴政不由得想起他在攻楚伊始,選擇棄用王翦的心理活動。
那時,他的想法和昭襄王如出一撤,一方麵是為了製衡王翦,避免王氏父子功勞過大;另一方麵則是希望培養李信等年輕人。
可惜的是李信辜負了他的期望,導致他不得不親自去頻陽道歉,請王老將軍出山。
【隻是趙軍的主將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廉頗,廉頗用兵特點就是一個“穩”字,他據守地勢修建營壘堅決不出,秦將王齕拿老成的廉頗根本沒有辦法。兩方陷入僵持對峙的局麵,長達數月。就在這時,同意接收上黨郡的趙孝成王先坐不住了,在朝臣樓昌的勸說之下,竟然起了議和的想法。】
【趙臣虞卿認為若是派使者去秦國,秦王肯定會大肆宣揚,反而會讓想要救趙的諸侯國誤以為秦趙修好,最後會選擇按兵不動。屆時秦國見趙國孤立無援,肯定會蹬鼻子上臉,議和更不可能成功。為今之計隻有帶著珠寶遊說楚魏兩國,合縱對抗秦國,才有一戰之力。然而最終趙孝成王沒有接納虞卿的建議,讓使者鄭朱帶著禮物拜見秦王。】
【正如虞卿所說的那樣,秦王在鹹陽宮大張旗鼓地接見了趙國使者,搞得天下六國皆知。作壁上觀的楚魏兩國,還以為秦趙兩國是在打情罵俏,昨天還打得你死我活,今天就修好攜手,十分不願意當秦趙骨科play中的一環,於是徹底歇了救趙的心思,繼續當起了吃瓜群眾。這也是就是秦趙在長平對峙那麼長的時間,卻沒有一個國家願意救趙的原因。】
“......”嬴政眉頭一皺,“天幕的話,為何如此的.....”嬴政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一個合適的形容詞來,隻能繼續抬頭看天幕。
【糊塗的趙孝成王辦的糊塗事,還遠不止這一件。秦國為了取勝,使出祖傳的反間大法,同時在邯鄲城散播謠言,讓趙孝成王誤以為秦國懼怕趙奢之子趙括,這趙括年紀輕輕卻在趙國頗有名聲。他的父親趙奢的確是位猛將,曾經大敗秦軍於閼與,被封為馬服君,而趙括自幼讀兵書聞名於邯鄲城,外人乍一看就是個未來的將星。】
【當時趙國國內已經無將可用,李牧在雁門關一時半會不能調動,就隻剩經領導過五國伐齊的樂毅。但是樂毅剛從燕國跑路回到了老東家趙國,而且鑒於樂毅在趙燕兩次跳槽的經曆,趙孝成王並不放心,將幾十萬趙軍交給一個會左右橫跳的外人。】
【於是趙孝成王召見趙括,詢問他是否有信心取勝。此時的趙括,正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年紀,認為自己出生於武將世家,又打小熟讀各路兵法,天下就沒有他打不贏的仗。他自信滿滿地表示,要是秦國來的是白起,他要考慮一下怎麼對付。而如今對麵的主將不過是王齕,對付他不在話下。】
【趙孝成王被這個年輕人的“膽識”所“折服”,又或許是同樣身為年輕人的“惺惺相惜”,他不顧趙括生母以及藺相如的勸諫,毅然決然選擇用趙括替換廉頗。如果趙括能在長平之戰取勝,那麼趙孝成王就能得一個“慧眼識英”的千古美名,可惜的是有些人注定承擔的是炮灰角色,隻是真正主角輝煌經曆的點綴和襯托】
【結局大家都知道,趙括輸了,還輸得很慘。秦國見到趙國中計後,也換了主帥,這次出場的就是趙括所說“要考慮一下怎麼對付”的武安君白起。隻不過秦軍完全是在暗地裡進行,不準任何人泄露白起到了前線的消息,一旦泄露格殺勿論。】
【而趙括來到長平後,完全改變了廉頗製定的應敵策略,打的就是一個主動出擊,快速解決戰鬥。其實趙括的想法也沒錯,趙國已經拖不起了,再打下去田裡無人耕種,前線幾十萬人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糧食,這樣下去趙國遲早會發生饑荒。】
【來到前線的白起,見到趙括如此年輕衝動,立即有了應對之策。先是派出兵力主動迎擊趙軍又佯裝潰敗。趙括果然中計,他隻記得兵書裡的乘勝追擊,並不知道其實再多的兵書,也比不過人心計謀的厚度。追到一半後,趙括猛然發現,那些潰逃秦軍的步伐不見絲毫慌張,慌中有亂。他的心突突一跳,下令大軍撤退,但為時已晚,他們的身後不知道從哪裡又冒出來一隊秦軍。】
【在秦軍的前後夾擊之下,趙軍主力被圍困在丹水河穀附近,趙軍糧道又被秦軍截斷。如此一來,趙軍的失敗隻是時間問題。昭襄王在得知白起已經將趙軍圍困後,他果斷來到前線,調動河內郡的所有青壯年阻攔趙國援軍。因為秦國也快打不起了,唯有速戰速決,一擊製勝。天時地利人和皆不占的趙軍,以失敗收場。而那個紙上談兵的趙括,在一次突圍中被弓箭射死。】
【細細想來,這個趙孝成王真是個選擇黑洞,從接收上黨,到派使者出使,還有後來的臨陣換帥,這麼多的選擇裡,他真是沒一個是選對了的。但凡他做對一件事,趙軍在長平之戰都不會敗得那麼慘。】
【向來隻打殲滅戰的白起,這次依然全殲趙軍。最終在長平的四十五萬趙軍被活埋坑殺,白起隻將年紀尚小的二百四十名趙卒放回趙國。關於長平之戰有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就是白起為什麼那麼殘忍,要將四十五萬人坑殺殆儘。】
【首先要明確一點,在其位謀其政,做為一個兩千多年前的將軍,他的目標隻有勝利。而且白起的性格特色就是喜歡打殲滅戰,從他一戰成名的伊闕之戰就能管中窺豹。至於什麼秦軍糧食不夠等美化說法,聽著都有些滑稽。殲滅戰的確十分的殘忍,但對於勝利一方來說,此舉可以快速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如果能夠選擇何樂而不為。戰國就是一個你死我活的時代,道德仁義隻是刀光血影間的塵埃,沒人願意止步。】
“兩千年前......”嬴政琢磨這四個字,意味深長道,“莫非這天幕來自於兩千年後。兩千年後大秦又是什麼光景,大秦還會存在嗎?”此時此刻,嬴政隻關心這個問題。
同樣的,在明堂廣場上的幾人,似乎也聽懂了天幕裡的話,刹那間他們都忘記了言語。
普通人的生命和時間長河比起來,渺小得不值一提,所有人都想不出兩千年後會發生些什麼,又是什麼原因,會使得兩千年後的神女和天幕來到成周。
坐在路旁的嬴稷喃喃自語道:“原來神女和天幕都來自於兩千年後,這實在是匪夷所思。”
身後的秦使都要瘋了,公子稷又在自言自語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