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1 / 2)

“其實我還有很多想法沒法用台詞塞進去。”鄭思涵遺憾極了。

易夢笑著說道:“暗示指明就好了,電影也是一門藝術,不用那麼直白也能看見。”

鄭思涵卻反倒膽怯了,她雖說一直想要拍文藝片,可從畢業後這麼多年來,廣告片拍了一堆,它們是最直白的,直接向觀眾告知產品優點,也因此上一步《跳出天地》套用了小妞片的外殼,她也拍得不錯,但真的純文藝電影,她沒有把握。

鄭思涵使勁給易夢講解她的創作思路:“每一個都有原型,現代的白領女性就不說了,身邊到處都是,既是新時代的職業女性也要承擔傳統身份,她的疑惑是非常多的,而且她的解決方法也是當下我們想探尋的方向,可是她的疑問也是過去女性的疑問。”

“五六十年代那位鐵娘子是現代白領的姥姥,那一代人最低也經過掃盲,好一點的上過學,當時女性大多還是在家,所以政府在缺少勞動力時號召女性出來工作,不缺的時候又第一時間選擇遣散她們,其實國外也有這樣一個時期,戰爭年代讓女性出來工作,戰後又說做家庭婦女最好,把職場讓給男性,剛好和我們時間差不多,她們卻為了嫁人熱衷打扮,所以後來受第二波浪潮影響的一批女性不想再打扮,但我們這時鼓勵女性離開灶台,要和男人一樣,加上物資缺乏,就要剪頭發,穿樸素的藍黑衣服,做苦活做到腰肌勞損,現在很多批評也是在說當時不顧男女身體素質的差彆,強行一致。”

“不過服飾發型這點到現在還有殘存表現,不少中學還是這麼要求,所以我們的女孩長大了卻愛打扮,也是一種個體的反抗,這是我們和國外的不同,不能照搬她們的經驗。至於家務事,那個年代的女性都咬著牙兼顧著,當時有一些工廠建了保育院,解放了母親,可又帶來了一個新問題,孩子與工作辛苦的母親不親近,至於與父親的關係那更是冷淡,可現在沒有了保育院,孩子三歲前的母親又格外辛苦,真是複雜難解的問題。”鄭思涵歎了口氣,繼續講著。

“清末的那個是取材當時的幾位女傑,其實再往前看,《再生緣》的作者她們那些念過書的大家閨秀都有類似的心思,她們會穿男裝,也想和男子一樣考取功名,這也是時代局限,她們也想不到其他路子,其實有些女性會做小生意,封建時代的確不好,但具體到每個女性身上,自主性是不同的,有政治家有文學家也有大海盜和海神。我又扯遠了,沒有兌現參與革.命的那些女傑所希望的女子參政權,她們就抓了教育權,但是易總,你應該也知道大多民國文人被詬病的問題吧?”

易夢點了點頭:“找女學生是吧?”

鄭思涵無奈歎氣:“這都不是最關鍵的,我男友主要研究的就是清末到民國這個時期的曆史,雖然清貧不賺錢,但他做的功課很深入,當時的女學生,至少家境都還不錯,問題是去女校或是大學畢業了,出來有什麼適合她們的工作呢?最後大部分還是結婚待在家裡。”

易夢恍然:“所以《天問》裡三代女性的一層關聯在這裡啊,第一代以為有了教育權就會好一點,但沒有職業就還是不行,第二代有了職業,但卻是她們不擅長的體力勞動,第三代是有了適合的工作,但過去的問題一個沒少。”

鄭思涵攤了攤手:“這裡還有個東西在困擾我,受益工業化和城市化,才有這麼多職業,先不提同工不同酬這些問題,在此基礎上誕生的資本,他們希望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利益,異化人的一切,那麼必然就會走向你死我活的零和競爭,在這個環境裡的人們觀念變得社達,可是大多數女性和少數男性並不喜歡也不適應這種競爭,那該怎麼辦?退出好像讓出了位置,可留下來又受不了。”

“《跳出天地》最後結尾,女主堅守了下來,但我從那時就開始琢磨這個問題,這也是一種屠龍者終成惡龍吧?”鄭思涵說道。

易夢認真思索了一會兒:“各有各的道理吧,有的女性就喜歡競爭往上走,可能是天性,也可能是從小適應了這種環境,對她們來說留下可能更適合一些,但她們每個人也是不同的,有的會改變原本的氛圍,有的不會,而不適應的那些退出也沒有關係,再建立合作平等關係的公司和職場環境就好了,就拿我舉例吧,大夢內部的環境應該還算比較平行友好的,我們做出好作品了,也沒有被廣華影業這些公司逼走。”

說到廣華影業,崔淼那邊有一些有趣的變化。

易夢其實沒怎麼關注他,尤其在前陣子崔淼和洛瑛兩人舉辦了盛大的婚禮,原書結局也在這裡,她沒被崔淼邀請,不過鄭思涵參加了,順便給洛瑛帶去了她的祝福和賀禮,她和崔淼互相看不順眼,不代表她不欣賞洛瑛這個人,婚禮後她就當原書故事結束了。

但這兩天劉偉導演又跑來找易夢了,他有些不好意思,之前易夢找他辦易氏集團的周年慶,他推辭了,現在又舔著臉找上門求助,但劉偉導演摸爬滾打多年,臉皮很厚,從繁重的拍攝任務中抽了半天空,跑去住了一晚《超級達人》的主題房間,拍照發社交平台,幫忙打打廣告,再來見易夢。

劉偉導演還在拍廣華影業投資的電影,但最近的錢款付的很慢,他不停催也不頂用,擠牙膏一樣慢吞吞的,一次給一丁點,他在這個行業起起伏伏多年,和不同的投資商打過交道,敏銳性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劉偉導演半演戲半真心歎道:“之前是和我爭劇本,現在又是掏錢不痛快,這片子真是不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