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步入正軌,能做的事都做了,又對你儂我儂的感情不感興趣,小仙也覺得這邊有點無聊起來,常常在胤禛他們麵前神遊天外,聯機彼岸的索菲婭打歐洲副本。
放在有情人眼裡,就是心不在焉的表現,精神出軌的預兆。看得人開始心焦。
於是,在猝不及防之下,胤禛和胤禟紛紛和自己福晉合離了,還是淨身出戶,以後的銀錢自己賺。除了府邸和生意股份,什麼都沒剩下。
大清頭回出了合離的皇子福晉,在知道幾百年後,有離婚的末代皇帝和妃嬪,還是讓百姓大開眼界。
有些事有上麵人帶頭,下麵人就好辦了。
隆科多以虐待發妻的名義被赫舍裡家族告了禦狀,天幕都有放,皇帝想偏袒佟家都不行,隆科多無從狡辯,隻好合離。
隆科多的妻子赫舍裡,連沒為她出過頭的棒槌兒子都不要了,連夜抬了嫁妝回家養身體去了。
各位公主也是帶頭和駙馬離婚。
沒有冷靜 | 期做緩衝的大清,再加上原本盲婚啞嫁又多,合離率簡直不要太高。
胤禟覺得自己雖然名分已定,但還是缺點什麼。
孤單成眠寂寞冷,少了表妹共提床。
這種事情,當然是要男子主動出擊。胤禟打定主意要將名分落實,把心安定。
“八哥,我的好八哥,你把朝服借給我穿兩天。”胤禟懇求。
胤禩眱他一眼:“你自己不也有嗎?”
“八哥封了郡王,朝服威風嘛。九弟我就是個貝子。”
胤禩這個郡王,還是康熙看沒兒子理他了,難得良心發現自己傷透了小八的心,加上八爺黨不計前嫌地與胤禛合作立了功,不久前受封的。
至於胤禟為何還是個貝子,隻能說是被罪魁禍首連累的。
小仙那聲“嶽父大人”不是白叫的,起碼胤禟比天幕劇透的結局好太多,全大清最有錢的就數他和實業家翠紅。就算康熙想要殺雞取卵,胤禟他們底下的工人就不會答應。
至於胤禛不受待見,完全就是皇帝自己的小九九。看到天幕裡胤禛即位後的攤丁入畝等一係列革除大清弊病的舉措,總體上對自己最後選的繼承人還算滿意,甚至還有點小心疼。
但看到後人給“抄家皇帝”翻案,還評論清朝的滅亡危機早就在自己這埋下了禍根,還多虧了老四續命,他的臉徹底黑了,說白了,就是有點小嫉妒。都去心疼老四,就沒人來心疼他這個孤家寡人。
而且胤禛胤禟這兩個潑出去的兒子,胳膊肘往外拐,整天圍著小衛氏轉。給的爵位也就吝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