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山賊等我(1 / 2)

天寶十年的秋天,院子裡的老槐樹已經開始落葉,遍地的樹葉時不時的在風中飛舞,顯得尤為淒涼。

一天蕭定輝來到白氏屋裡,見柒柒在一旁與小桃兩人玩得高興,夫妻兩人便聊起家常。蕭清輝與妻子聊起了最近參加成家宴席之事。

成家本是當地小戶人家,成家隻有一子名進史,成進史父親早亡,家中隻有一位老母親與他相依為命。

到了讀書的年紀,家裡實在太窮沒有錢供他讀書。成進史的母親李氏實在沒有辦法便去找了母家長房的堂兄李長寅。李長寅見成進史酷愛讀書,人也聰明,便答應了李氏資助成家,從成進史八歲入私塾讀書開始,一切學費都由成進史的這位堂舅舅負責。

成進史確實努力上進,十二歲便中了秀才,三年後又中了舉人,到了十八歲那年便已是三甲進士,成進史考中了進士心中高興,便宴請親朋好友一同慶賀,身為華縣首富的蕭定輝自然也在受邀名單中。

當日成府高朋滿坐,既有當地的鄉紳也有文人雅士,場麵十分熱鬨。席間成進史推杯換盞與在座賓客相談甚歡。

隻是席間有一人卻不大痛快,那便是成進史的堂舅舅李長寅。當初李長寅答應資助成進史讀書,一來是看這個侄子確實天資過人,是塊讀書的材料。二來是因為李家世代經商,從未出過能上得了台麵的讀書人,如若真能出位舉人或是進士,也算是對得起李家的列祖列宗。

所以當李長寅收到侄子的請帖時,便是十分高興欣然赴宴,隻是到了成家他才發現,自己的坐位被安排在末席,就連與他同為商人的蕭定輝也比他的位次高出許多,李長寅心中不悅,但各路賓客在場,他又不好發作,隻能惱悻悻的坐在那吃酒。

本來想著事情到這裡也就結束了,誰成想李長寅吃了一頓酒後,突然腹痛便去後院方便,在回來的路上無意中聽人閒聊,原來過段時日,成進史這位新晉進士便要迎娶平昌王府的承歡郡主為妻。

李長寅聽後怒火攻心,自己早前資助成進史時,李氏便答應如有一日兒子出人頭地,便要迎娶李長寅的三女兒李萍兒為妻,此事雖不曾對外人提起過,但街坊四鄰早已有所猜測,如今他要迎娶承歡郡主,那萍兒豈不是無緣無故成了棄婦,以後還怎麼嫁人?

想到這裡的李長寅已顧不得許多,立即便去尋成進史,想要問個明白。

當李長寅與成進史挑明此事時,成進史既不承認也不否認,隻是含糊其詞說容後再說。

李長寅見他態度曖昧更是心頭火起,便抓著他的衣領定要說個明白。

兩人的爭執引來了屋裡正在吃酒的賓客,賓客不知發生何事,便都來到院中圍作一團。

成進史見賓客都來圍觀,舅舅還是不依不撓,喋喋不休,自覺掃了臉麵,便也與李長寅爭辯起來。

二人越說越氣,又都飲了酒,推推搡搡,最後竟打做一團。

說完蕭定輝歎了一口氣:“李兄此次怕是要遭難了。”

……

果然沒出幾日,柒柒便在母親與小桃的一次閒聊中聽說,成家的宴會結束後,成進史越想越氣,便去官府告了李長寅。

成進史雖然還未有任何官職,但也是正經八百的三甲進士天子門生,知縣自然不敢怠慢,忙派了衙吏將李長寅帶來問話。

雙方公堂對峙,各說各的理,一時之間難以辨清。

最後知縣隻能以雙方各有錯處,此事應為家事各打二十大板結了案。

再後來便傳出消息,李長寅回到家中,又氣又急竟然一病不起。而成進史鬨出如此大的風波,平昌王府覺得此人粗心浮氣,難堪大用便也退婚了事。

至此這場鬨劇終於算是結束,而兩家最後也是落得了兩敗俱傷的下場。

白氏感歎李長寅灑出去的銀子,最後卻換來了一隻白眼狼。

成進史確實是個白眼狼,但李長寅幫助成進史也是有所圖,隻可惜他自覺經商多年,從未做過賠本的買賣,隻是他忘了,這一次他買的是人性,人性誰又能說的準呢。

經此一事蕭定輝意識到如今朝廷重視名士,自己隻是個商人,就算是再富貴也還是會被那些讀書人輕視,如今自己又沒有兒子,隻有兩個女兒,科舉怕是無望。但若兩個女兒將來可以嫁入清流人家那便也算是圓滿。

如今兩個女兒都是七歲,再過兩年便正是讀書的年紀,所以蕭定輝便與白氏商量,待到女兒們滿十歲便送她們去私塾讀書。

柒柒乍一聽此話,便心中不快。以前的自己自由自在也不愛讀書,學的那幾個字,還是為了看畫本用的。如果以後要去私塾,豈不是時時要有人跟著,還要每天聽教書先生嘮叨那些乾巴巴的孔孟之道,想想都煩。但轉念一想,也許自己活不到那個時候。

……

某一日,柒柒聽園中的小廝談起城外梁柏山上來了一群山賊,專門搶劫過往的商隊,蕭定輝運出城的絲綢也被搶過,家丁搶死反抗,傷了好幾個,貨物卻還是被搶走了。所幸貨物不多,也沒造成多大的損失,隻是這群山賊看到商隊便搶,如今運貨的商隊已經不敢出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