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和27年,楚、北兩國因疆域問題頻繁交戰,百姓苦不堪言。與楚國中原大國相比,北國不僅地域小、氣候惡劣而且北國的新皇帝端木岌和剛剛登基,地位不穩,其母太後陳氏垂簾聽政,導致朝廷上下人心惶惶,不可終日。
為緩解局勢,兩國各派使者進行談判,北國使者提出和親。可按照曆朝曆代來看,要是和親,必須是皇室的公主才可以。這新帝彆說子嗣了,就連皇後都沒有,拿什麼和親?
楚國使者說:“我們陛下的意思很簡單,北國作為戰敗國,且態度友好,我們楚國隻要北國邊疆地區十三郡即可,不知你們意下如何啊?”
十三郡?這哪裡是談判,分明是明搶啊!楚、北兩國邊疆地區經濟貿易往來密切,且互相學習彼此的文化,所以邊疆地區是北國經濟的重要支撐點之一,楚國要這十三郡和要了北國的命脈有何區彆?
“哼,十三郡,我看你們還真是癡心妄想啊,你們要想要這十三郡,除非先從老夫的身上踏過去,否則彆說十三郡,你們連一粒芝麻都拿不走”!北國一位使者怒道。
“你,你還真是不知好歹”!楚國使者生氣道。
要知道,誅殺談判使者,可是要被天下人口誅筆伐的,更何況楚國又是一個大國,這種下三濫的事隻會有損楚國大國風範,於楚國而言,百害而無一利。於是兩國第一次的談判以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