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
“......”
安男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回答,有時候也不知真假,就一律當作安愉的口是心非處理。
要是說什麼讓對方感動的話雙方是都不擅長的,隻會徒增尷尬。
安愉也沒有什麼想說的隻是想聽聽姐姐的聲音,那就很滿足。
媽媽看著這樣的安愉心裡很不是滋味,以前安於是出了名的愛玩兒,不著家,還很壞,用安男的話說那就是村裡的大鵝。
她也心裡清楚安愉心裡想的是什麼,其實這四年裡雖然提起這事媽媽都會發一次火但每次也都是最痛心的,她做不到完全限製安愉的感情,最終還是妥協了。
日子過得雖不富裕但是還算安穩。
三人相依為命都相互了解彼此的不易。
到了高中,幾個小夥伴也考了不同層次的高中。
安愉順利考上了重點高中,期間安愉媽媽又改嫁了,安愉就跟著媽媽搬走了。安悅被叔叔送去另一個市讀了衛校。
青爭沒有考上重點高中也想和安悅一起去讀衛校這樣還能在一起,但是青爭的媽媽以前是村裡小學的教師,很希望青爭能讀個大學所以百般勸說下選擇讀了高中。
就這樣曾經的鐵三角被迫分開了,安愉和青爭讀的高中離家都不近隻能寄宿學校,每所高中學校裡是禁止手機的,這樣幾人的聯係就慢慢少了,開始放假就會聚到一起吐槽校規有多離譜的嚴格,學校裡有什麼樣的老師,當然還有一直被罵的學校食堂。
再到後來學業越來越緊,放假的時間不同的學校也有了調整,小夥伴聚到一起就難了,最後安愉和青爭按照學業進程參加了高考,考前也沒有聯係,兩人像是又給自己的一段學業畫下句號一樣平靜。
安悅讀的學校是五年製,還有兩年畢業所以更不覺有什麼。
周日的清晨每次都是糾結的,欣喜的是今天還可以休息,苦惱的是明天就要開學,作業寫完了嗎?
青爭一直躺在床上望著天花板數著自己還有幾科作業沒有寫,越想越煩。起床!青爭的屋子不算很大擺滿了她的畫具,整體怎麼說呢亂但是很溫馨。
青爭隨便趟了兩隻拖鞋跌跌撞撞換衣服準備去找安愉“借鑒”一下作業。
青爭是和她姥姥一起生活,爸爸媽媽帶著哥哥生活,也不是偏心就在前幾年青爭的姥爺因為腦溢血去世了,青爭媽媽擔心姥姥想接過來一起住,但是老人嘛在自己家生活慣了,也不願離開老伴兒生活過的地方,於是青爭就搬過去和姥姥住了。
青爭的爸爸林建軍和媽媽楊萍都是同村的,楊萍是村裡出了名的美人,白淨嬌小,當時還是小學教師,在他們那個年代可以說是妥妥的女神,追她的人很多,但這位女神偏偏看中了長相家庭都一般林建軍。
楊萍說就看中了他的實在坦誠,林建軍每次去楊萍家都忙這忙那,一會兒也閒不下來,他倆在一起那可是讓人羨慕了好長一段時間。
結婚當時林建軍家什麼都沒有,婆家隻給了一個承諾,說會給他們蓋一所房子。就這樣楊萍就嫁了過來,楊萍本來就是教師有固定的工資而且乾活也是一把好手,所以這日子慢慢也就好了起來。
手裡的錢有富裕了兩人便商量著蓋一所房子有一個自己的小家,但還是差點兒,林建軍就去找他爸媽看能不能幫襯點兒。
公婆對於他們的要求還是不太願意的認為多此一舉,不止一次地勸說,夫妻倆大概又做了兩個月的思想工作吧,公婆終於同意了。
在農村每家蓋新房子的時候晚上都會去看房子,怕一些調皮的孩子啊或者一些手腳不乾淨的人下降頭。
楊萍那時正懷著青爭的哥哥林青語,挺著個大肚子跟著林建軍露宿直到房子蓋好。
後來因為一些事情停工了一段時間,於是等裝修完工前前後後用了四年的時間。
終於等到可以入住了青爭的叔叔林建民這時候在外打工的時候認識了一個女孩,女孩兒很好但是扭不過家裡,非要這一套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