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上海的1942年發生很多的大事,但那一年上海秋天的天空也好像和動蕩不安的時局一樣陰霾不斷,天空總會時不時地下起雨來,以至於氣溫就過早地出現了冷意。
當下的時局動蕩,使人們無師自通地懂得了每時每刻都要謹慎行事。
如今,走在路上的人們比以往更加小心翼翼了,哪怕樹上飄落的樹葉刮到臉上,也顧不上抹掉後繼續前行,他們唯恐一個不經意的動作被彆有用心的人關注到,以至於招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上海火車站不同於光華路和光明路的肅殺,現在卻是另一種景象。
此時,在上海火車站出口處已擁堵了眾多出站的人,在站外的雨搭下,從南京汪偽政府到上海汪偽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特務委員會特工總部赴任的向誌,這時抬起頭仔細地看著站前廣場的一切。
這裡似乎和他5年前離開時的情景一樣,舉目望去,穿梭不停的往返電車、交織如流的行人、西南角依然矗立的那座地標建築百貨公司大樓等建築與昔日彆無二樣。
剛才他在火車上親眼目擊了學生被暴力毆打的血腥場麵,現在回想起來心裡還有些難受。
此時,雖然時局動蕩,可上海獨有的繁華卻依然健在。
在向誌觸景生情時,目光被不遠處的一個身體消瘦的人力車夫吸引。
他看到人力車夫正兩眼空洞般地注視著自己,對方那一雙誠懇的眼睛似乎傳遞過來這樣一個信息,“先生您需要座我的車嗎?”
看著廣場上的人力車夫、賣茶葉蛋小販,還有隱隱約約不遠處那個弱不禁風穿著單薄衣服的小報童,向誌不禁感慨萬千。
這些人在這冷颼嗖的天氣裡,為著生活不得不辛苦地奔波,也許窮苦人家的生存法則永遠都和不停地勞作緊密地相連,因為也隻有不斷地工作,他們才能得以繼續維持現有苦難和掙紮的生活。
但是今天向誌是不會坐人力車的,因為在南京國民政府時,他已接到了來自上海“76” 號行動隊的電話,說有人會到車站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