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原 多選(1 / 2)

GZY期末複習1 觀燭 2687 字 10個月前

1.“隻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邁的一小步,真理就會變成錯誤。”這一論斷說明()

B.真理和謬誤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轉化

D.真理和謬誤的對立隻有在非常有限的領域內才有絕對的意義

2.習指出:“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世界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中國也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我們必須在理論上跟上時代。”這段話說明()

A.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運動是循環往複以至無窮的辯證發展過程

C.正確的認識需要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複才能完成

B.經過兩次飛躍,實踐與認識的運動既完成了又沒有完成

D.認識過程是一個波浪式前進和螺旋式上升的過程

3.毛指出:“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循環往複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這段話說明()

A.人們在實踐中對真理的認識永遠沒有完結

C.認識過程是沿著科學性方向不斷深化發展的過程

B.認識過程不是封閉式的循環,也不是直線式的發展

D.認識過程是反複循環和無限發展的過程

4.下列說法中,關於“社會存在”的正確理解是()

A. 社會存在也就是指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或者說是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麵

B. 社會存在是指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及其生產方式

D. 地理環境和人口因素也屬於社會存在的範疇

5.下列命題符合唯物史觀的有()

A.社會發展程度越高,對地理環境的利用就越充分

B.社會發展程度越高,就越能合理地利用地理環境

D.社會越是不發展,對地理環境的依賴性就越大

6.馬克思主義理論不可分割的三個主要組成部分是指()

A.馬克思主義哲學

B.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C.科學社會主義

7.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對立表現在於是否承認()

A.事物是聯係的

B.事物是發展的

C.發展的根本原因在於事物的內部矛盾

8.以下各項中包含矛盾相互依存、相互轉化思想的有()

A.物極必反,相反相成

B.樂極生悲,苦儘甘來

C.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9.一切哲學都是()

A.世界觀的理論體係

B.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10.“白馬非馬”的命題()

B.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係

D.割裂了共性和個性的關係

11.馬克思主義認為,實踐的主體和客體之間的關係,從根本上說是()

A.認識關係

D.實踐關係

12.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密切相關,主要體現在( )

A.理性認識依賴於感性認識

B.感性認識有待於深化和發展為理性認識

C.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相互包含

D.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相互滲透

13.習指出:“社會總是在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總是層出不窮的,其中有一些可以憑老經驗、用老辦法來應對和解決,同時也有不少是老經驗、老辦法不能應對和解決的。如果不能及時研究、提出、運用新思想、新理念、新辦法,理論就會蒼白無力。”這段話說明()

A.理論創新不能停

B.理論的生命力在於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