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小時候有什麼有意思的故事嗎?”女兒躺在母親懷裡,親昵地問著母親。
女兒的話讓母親沉吟了一會兒,最後說道:“有的,有一個關於錢包的故事,你想不想聽?”
“想聽!”女兒近乎迫不及待地說道。
母親寵溺地笑著,伸手摸了摸女兒柔軟的頭發,說道:“媽媽小時候家裡窮,沒有零花錢,但是小孩子嘴巴又饞,老是想買點東西吃。
所以為了能買到好吃的零食,我每天放學都會撿椰子殼去賣給收貨的人,這樣就能每天拿到一點點錢。就這樣過了快一個月,媽媽就攢到了五角錢。”
女兒嘟噥道:“一個月才五角錢嗎?好少啊!”
母親買菜剩下的零錢都不止有五角錢,女兒每天的零花錢也有一塊,女兒並不能輕易理解母親小時候要攢一個月才能有五角錢的事。
母親解釋道:“那時候大家都窮,物價也很低,你彆看五角錢少,它已經夠買一罐香噴噴的肉粥了,對當時的小孩來說不是個小數目。”
女兒點了點頭,催促道:“然後呢?”
母親露出了一個陷入回憶的表情說道:“媽媽攢到五角錢之後就想去買零食,但是一進店,媽媽就看到小賣部進了一個很漂亮的紅色錢包。
那時候我就覺得那個錢包可真好看啊!上麵都是很漂亮的小碎花,摸上去也很舒服,最重要的是,對於從來沒見過世麵的小孩子來說,陌生漂亮的錢包有無窮的誘惑力。”
說著,母親失笑地搖了搖頭,說道:“媽媽當時實在是太喜歡那個錢包了,就安慰自己說‘我有錢了,應該買個漂亮錢包把錢存起來。’,於是就花三角五分買回了紅色錢包。
可是等錢包到手後,媽媽才發現,媽媽隻剩下了一角五分放在錢包裡,本來是買錢包來存錢的,可錢包買完才發現自己沒剩下多少錢了,裝錢的錢包比錢包裡的錢更值錢。”
女兒被母親的故事逗得“咯咯”直笑,問道:“媽媽,你付錢的時候沒有覺得不對勁嗎?就不覺得錢剩得太少了嗎?”
母親愛憐地摸著女兒的頭說道:“媽媽那時候比你現在還小,是等買完紅錢包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的。”
女兒嬌笑著說道:“那媽媽小時候好笨呀!我一聽就知道不對勁了!”
母親笑著說道:“對呀!我家姐姐(對女兒的愛稱)最聰明了,小小年紀就懂了這些啦!但是姐姐也要記住哦,你還小,犯了錯誤不要害怕,下次記住改掉就好了。有句老話說得好,不怕你聰明,就怕你經曆。
就像媽媽一樣,媽媽從那時候吃虧開始就知道辦事前要多思考思考了!那個紅錢包也陪了媽媽很多年,媽媽後來還拿它攢了不少錢呢!”
女兒好奇地問道:“那媽媽現在還有那個紅錢包嗎?”
母親說道:“有啊!媽媽給你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