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其他兩個小姑娘異口同聲的說道。
“江細,你穿的時候痛嗎?我穿的時候可痛了!”黃婷看到江細的耳環想到自己之前穿耳環的經曆,不禁交流起來。
“穿的時候還行,奶奶用花椒給我搓麻的時候一直跟我說話,還沒反應過來呢突然一下就穿過去了,不過後麵一天耳朵脹脹的,挺難受。
“你們能不能彆討論這些耳環耳洞之類的東西了”,唯一的小男孩黃軍插不進去話,忍不住抗議起來。
幾個小孩便轉了話題,討論起暑期學校的事情。
報名處,路池也正在問耳環的事,“隊長,高班的小女孩怎麼都戴了耳環,是這邊的習俗嗎?”
若說最開始看到江細戴著耳環,路池還覺得詫異,後麵接連來了兩個都戴著耳環的高班學生,路池就知道可能跟習俗有關了。
正好這會兒沒人來,王宇又過來高班的報名處看報名情況,路池便隨口問起。
“具體的我也不太清楚,回頭咱們問問校長。不過這麼高的佩戴比例應該是當地的習俗,咱們不要過多置喙。”
這點,支教隊還在學校的時候就開會說過,來到這麼遠的地方,肯定是會有一些風俗差異的,要注意尊重當地人的習俗和文化。
王宇彙總了一下小班、中班和高班的報名情況,發現小班目前是人數最多的,總共6個小孩,其中有兩個5歲的,1個6歲的,3個已經上了一年級的。3個小的都是村中心人家的孩子。
左卿嚴重懷疑這是把暑期學校當成了托兒所,八成是想著先送來看看,反正離得近,還有飯吃,要是帶不好再接回家。
中班目前有四名學生,三年級和四年級的各占兩個。
高班也是四名學生,都是五年級的。
這麼一看,就發現了問題,六年級的已經畢業了,肯定不會有學生再來,這樣豈不是高班隻有一個年級的學生。
王宇沒想到自己還忽略了這麼大一個問題,果然當隊長跟之前當隊員出去支教還是有差彆的,他雖然有過支教經曆,但當隊長還需要想得更仔細周到一些。
王宇趕緊把大家叫到一起進行了班級調整,即將上小學和一年級的作為小班,二年級和三年級的作為中班,四年級和五年級的作為高班。
這樣一來,就是高班人數最多了,有了6個人。
“咱們先這樣分,保證每個班包含的年級數目是一樣的。”
眾人都沒有異議,隻是現在每個班的人數都很少,三個班的人數都不夠開一個班的。
現在大家最迫切的想法都是,“趕緊再多來點學生吧。”
不知是不是感受到了各位支教誌願者的殷切呼喚,十點過後,人流量突然大了起來。
路池突然進入了忙碌狀態,而且高班除了江細後麵又有兩個說要住宿的女生。也是跟江細一樣,說是平時一起走路上學的夥伴沒來,所以家裡人讓住宿。
陳升跑去送了一趟又送了一趟之後,第三趟跑完回來,他額頭上滿是汗水,提議住宿的小孩稍微等一下,湊兩個或者三個了再讓他一起送過去。
高班的組員都沒有異議。
第四個需要住宿的孩子陳靜出現以後,眾人便叫她找個小凳子坐著,稍微等一會兒。
沒想到等到快十一點,報名的人挺多但就是沒有需要住宿的,要小女孩白白等了一個小時。她在大家中間坐了一個小時,顯得特彆局促,最後實在坐不住了,便小聲請求要自己走過去宿舍樓。
她都等了那麼久,陳升哪裡還能讓她自己走過去,趕緊拿起她的行李,招呼著送她過去。
眾人因此不得不又進行調整,路池提議讓陳升每半個小時送一次,陳升同意了。
高班這邊的小小插曲很好解決,小班那邊則是狀況頻出。
首先就是村中心有戶人家要把他家三歲的孫子塞進來。這個是真的沒法收。
太小了完全聽不懂上課內容不說,三歲還給他穿著開襠褲呢,這估計還得考慮給他把屎把尿。
左卿拒絕了,這麼小實在是沒法收。
沒想到,那位帶孫子來的老爺爺是個無賴的,賴著不走,也不讓後麵的人登記。
左卿謹記出發前老師和學長學姐們交代的,避免跟當地居民起衝突的教誨,一直好聲好氣地跟他解釋,但是老人家完全不聽,甚至漸漸有撒潑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