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 江細瞪大了雙眼……(2 / 2)

逐光 勺勺思華 3681 字 10個月前

晚上,大家吃飯的時候一起交流了一下各個班的節目,發現三個班目前定下來的節目都是唱歌跳舞,隻能說不愧是能歌善舞的G省人民。

“既然如此,那我們隊員出的節目,定為語言類吧。”王宇綜合考量以後,提議道,“一來,完全沒有語言類的節目,咱們出這個類型的可以增加趣味性。二來嘛,咱們唱歌跳舞的水平還真不一定能比得上孩子們,就不班門弄斧了。”

對此提議,大家一致讚同。“那我們演個小品還是說個相聲?”

“小品吧,參與的人多一點,相聲就兩個人。班主任要組織班上的學生排練節目,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戲份少點的角色,其他人等班主任選完再選角色。”

節目類型定下來以後,大家聚在一起七嘴八舌地商量起主題和劇情。

“主題肯定還是得適合小朋友看的。最好是積極向上又兼具情節上的趣味性。”

“要不以走出大山為題?”

“這個主題確實很正能量,但是很難演得有趣。”

“細節上可以再琢磨,這個主題很正能量還很適合我們暑期學校畢業典禮這個場合。也算是對孩子們的寄語和祝福。”

“先作為一個備選吧。大家還有其他建議嗎?”

“以世界很廣闊很精彩為主題呢?不像走出大山做主題那麼直給,但也能起到啟發和激勵作用,引發孩子們對外界的探索。”

“這主意不錯。”

“而且趣味性我也有個想法。”

大家都期待地看著發言的左卿。

“我們可以做有趣的道具來增加趣味性。目前我是這麼想的,從孩子出生沒多久演起,這邊的孩子嬰兒時期睡在搖窩裡,大家做一個大型搖窩道具,主角待在搖窩裡麵東張西望,跟搖窩對白,表示他此時看到的世界就是搖窩。

長大一點,大家做一個床的道具,就一張紙上麵寫個大大的床也行,有種搞笑的粗糙感。主角在床上爬來爬去,跟床對白,表示他此時看到的世界就是床。

再大一點,道具變成屋子,主角在屋子裡跑來跑去。再大一點,道具變成村子,咱們可以給村子取個好玩的名字。隨著年齡的增長,道具不斷變大,由村子到鎮子,再到市,再到省,再到國家,再到地球,再到銀河係,最後未完待續。

最後旁白升華主題,這世界無邊,願大家見識更多的美好,扶搖直上,鵬程萬裡。”

“情節和主題都不錯,具體細節可以再商量,增加更多的趣味性。”

“是的,聽起來很有意思,不過可以再增加一些對手戲,比如說世界開闊以後會遇到更多各種各樣的人,也能增加趣味性。”

“對!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誰演這個主角。嬰兒時期為了準確扮演是不是得含奶嘴”,陳升壞壞地說道,“要我說路池就很適合,咱們這個小品的主題思想主要的受眾是高班的學生,其他年紀的孩子年紀太小了,能聽懂的不多,估計就看這個道具的樂子。路池是高班的班主任又得學生喜歡,由他來演這個主角最好不過。”

“你給我起開!剛剛隊長還說了班主任可以自己選擇演個戲份少的角色,你少在這兒添亂。”

“按照目前咱們小品的情節設計,工作量最大的是做道具,不用你管做道具的事情,班上的排練我和陳茜也可以幫忙看著。這個小品的主角雖然戲份偏多了一點,但是為了讓你們班上的孩子們受到啟發,我們路班主任那不得一馬當先!”

“不可能,彆想了。”

“我倒是覺得鄉村女孩輟學率偏高,咱們讓個女隊員演主角更好。既包含了走出大山的含義,又能鼓勵鄉村的女孩不放棄求學,努力開闊視野,待她們學有所成能肩負起更多的社會責任,建設祖國,回饋社會。”

“要說節目效果肯定還是你當主角更好”王宇對路池說道,“高班的孩子們最親你,你演出來的他們會更仔細更投入地去看。不過你說的女孩輟學率高選女隊員做主角也有道理,就怕選個他們沒那麼熟悉的,孩子們沒什麼熱情。”

陳升聽到這話,又湊了過來,帶著賤兮兮的笑容,“這個好辦呀,給我們路班主任加兩根小辮不就得了!”

這下其他人都看不下去了,嘻嘻哈哈地起哄,“過分了,過分了。”

“確實過分了”王宇製止了陳升的餿主意,又對路池說,“路池,要不你稍微奉獻一下,演繹主角,但咱們也不像陳升說的那麼過分,不用你扮女孩,其實不合適的造型也就前麵一兩個。孩子們都在學校上學,咱們隻要把‘世界很廣闊很精彩’這個主題演繹出來,相信不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會有所感悟。關鍵還是要讓熟悉的人去當主角,讓他們看進去。”

路池麵帶菜色,難道真的要去扮奶娃?那也太毀形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