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富可敵國的黑金
時間:1991年
地點:哥倫比亞某豪華彆墅
富翁坐在金光閃閃的沙發上,眉頭微皺道:“以你的職位,每月10萬美金,是你配得上的最高數額。按月收錢,以後彆管我的事。”
一個身著軍服的男人,被壯漢壓製,匍匐在地,對著富翁破口大罵:“呸,誰稀罕你的贓錢,肮臟的毒販,下地獄去吧。”
富翁舒展眉頭,露出惡魔似的微笑,隨手拿起旁邊,鑲滿鑽石的槍,一槍打爛他的腦袋。鮮血在烏黑的地磚上流淌,仿佛一個高傲的靈魂,在做最後的反抗。富翁的聲音沒有絲毫波動:“拿出100萬安撫他的家屬,要是家屬也這麼不識抬舉,就花雙倍的錢,請傭兵,把不聽話的人都殺了。”
管理彆墅日常清潔的我,對眼前的景象習以為常。我熟練地指揮著百餘名清潔工:擦淨血跡,焚燒屍體,抹除痕跡,很快,彆墅恢複如常。
伴隨著私人飛機降落,一群體態婀娜的舞女走進彆墅,其中不乏炙手可熱的院線明星。狂歡派對隨即開始,剛才的插曲,絲毫沒有影響富翁,享受生活的雅興。
燒烤架上,頂級食材搭配星級廚師,食物的濃香,將焚燒屍體的煙氣完全掩蓋。舞女們賣力地扭動著身軀,搔首弄姿,千嬌百媚,隻為賺取富翁麵前,一箱箱嶄新的美鈔。
亞馬遜熱帶雨林,表麵上看,是一片超脫世俗的聖地,但雨林深處藏汙納垢,富翁在這裡的超級製毒工廠,一周能產出一萬公斤□□。
兩個身著獄警服的年輕人加入派對,富翁熱情地迎接,並帶著倆人參觀他的私人動物園。富翁喜歡胃口大的動物,正像他本人一樣,吃下以邁阿密為軸心,整個美國的□□市場。富翁熱情地指著圍欄裡,腮幫子渾圓的大嘴河馬介紹道:“彆看它們重達兩噸,一天能吃下八十斤西瓜。但它們在陸地奔跑時速可達40km/h,比短跑冠軍還快。還有河馬的近親鯨魚……”
“抱歉先生,我不是有意打斷,我們這次來,是想——建議,是的建議您,現在畢竟是服刑期間,可不可以彆弄出這麼大動靜?要是不小心驚動了上級,對我們都不太好。”獄警的語氣小心翼翼,生怕激怒眼前正在服刑的“囚犯”。
迫於美利堅與哥倫比亞兩國聯合禁毒,以及引渡條例的多重壓力,富翁與政府達成協議,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進入監獄服刑。當然,所謂的監獄,由富翁給自己修建,看守也都是自己人。富翁用電話和書信指點江山,作為第一個將□□大批帶進美國的“□□教父”,他的麥德林販毒集團,通過每次空運1300kg毒品的雷德航線,每月依舊可以賺取四億美金。我沒見過這麼多錢,無法具體形容。但我知道,富翁每個月,光是購買用來捆錢的皮筋,就要花上一千美金。
富翁示意所有人噤聲,隨後慷慨激昂道:“我早晚會當上哥倫比亞總統。如果我當選,卑微者有其聲,饑荒者有其食,好學者有其校,勤勞者有其業,善種者得其田……”演講之後,巴勃羅按照慣例,讓手下直接發錢。
與其他政客一樣,富翁做了很多承諾,但與之不同的是,這些承諾,即便沒當選總統,現在依然都實現了。富翁用他在美國賺的、花不完的錢,給自己的家鄉興建學校、醫院、教堂、工廠、貧民保障住房。在哥倫比亞,有超過三十萬人,因為他的幫助,過上曾經夢寐以求的溫飽生活。他被哥倫比亞平民奉為“劫富濟貧羅賓漢”。
劫富濟貧是事實,殺人越貨也是事實。富翁說出那些警察及家人的名字,讓他們要麼收下賄賂,要麼你和你的家人,都看不到明天的太陽。看似是一道選擇題,但警察們隻能選擇後者。富翁用錢掃除賺錢路上的一切障礙,然後賺更多的錢。再通過各種渠道,把賺來的黑錢洗白,讓自己的錢看似是合法所得。越來越多的緝毒警察棄明投暗,成為販毒集團的一分子。不是警察沒操守,而是緝毒警察微薄的工資,和毒梟的賄賂比,微不足道。富翁的麥德林毒品帝國,擁有超過四萬人的私人軍隊。
美國醫院收治了一名孕婦,由於體內藏運毒品的毒包破裂,一屍兩命。
美方對於,因毒品造成的人員傷亡,並沒有大動作,可由於數以億計的美金流向哥倫比亞,美國政府因為錢,開始嚴厲整治毒品。和富翁談判,隻會使他更囂張,認為錢和暴力能解決一切,所以富翁必須死。
美國與哥倫比亞聯手,展開跨國緝毒行動,花錢買通無數眼線的富翁提前知曉,才得以從所謂的監獄逃脫。為掩護富翁逃跑,他的哥哥連同一大批毒販被警方擊斃。
富翁想起哥哥死前警告他的話:“我們是土匪,不是政客,與其做總統夢,不如好好打理生意。”
富翁當時還自信反駁:“天才總是會被貼上瘋子的汙名,隻要我不擇手段,就一定會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