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 黑戶?(1 / 2)

野薺煮山羹 番桔 2504 字 10個月前

五月的臨城,薔薇花開的熱烈,在歲月斑駁過的青綠城牆上儘情舒展著枝丫,嬌豔而嫵媚。臨城是坐落在大青山下的一座小縣城,他仿佛是被現代化遺落了,一磚一瓦訴說著曆史遺情。

與之對應的便是在當地生活的人們,個性隨和,優哉遊哉又熱心腸,所以,當蘇青禾穿著一身粗布麻衣,衣服還被荊棘樹枝劃得有些破破爛爛,臉上還有許多一路上蹭的泥垢,操著一口文縐縐的文言文,任誰見了都準得以為這小姑娘神經不正常的樣子出現在街角的時候立刻就被幾位坐在巷子口閒拉呱的大娘發現了。

蘇清禾此時分外迷茫,她上一次下山好像不是這樣的,怎麼大街上的人都好像穿著打扮與自己之前見的不太一樣。蘇清禾上一次下山還是她還是七八歲幼童的時候,那是獵戶爹爹要下山賣獵物,采購物資。

她記得之前來的時候,入眼皆是綠瓦紅牆 ,街上人聲鼎沸,街邊擺滿了小攤販,呦嗬聲絡繹不絕,酒肆瓦舍的旗幟高掛起,南來北往的好不熱鬨。獵戶爸爸還帶她去過這小鎮上最貴的酒樓飄香閣,還記得自己當時吃了當時自己感覺最好吃的食物琉璃多寶雞。

現在咋都不見了 ,如果不是飄香閣的酒樓還有些破破爛爛立在那個位置,自己都以為是走錯了地方。現如今街上來往的行人很少,皆行色匆匆。舊時的綠瓦紅牆仍在,隻是一截一截的豎立在那裡。蘇清禾好像突然明白了,就像奶奶說的,過去的都過去了,現在的地方還是過去的地方,隻是變了個樣子,像自己一樣長大了,它長大了。

那她該去哪裡找獵戶爹爹?蘇清禾不知道。她打算找個人問一下,接連找了幾個人,大家都好像不太明白她的話。蘇清禾有些不知所措,自己以前就下來過一次,不太明白和這些人怎麼交流。

正當蘇清禾在疑惑的時候,那幾個看熱鬨的大媽圍了過來。

為首的是熱血市民張大媽:“小姑娘,你在這邊轉來轉去的,恁在這邊找啥子的呀?”

蘇清禾見有人主動來和她講話,很是激動:“吾父往矣,吾下求吾父,如有信,吾感激不儘!”

熱心市民張大媽:“?”

另外幾位阿姨也是一臉懵,‘這小閨女長得嫩好看,咋感覺怪怪的,是不是精神有些問題,還是說的哪裡的方言’

幾位熱心大媽也不氣餒,繼續和蘇清禾溝通,問蘇清禾家從哪裡來,有沒有吃飯?

蘇清禾聽明白了,便道:“吾自山中來,尚未午食?”

後續進展就不太順利了,蘇清禾和幾位大媽雞同鴨講了半天,大媽們根本聽不懂她其實講的是差不多跟現代的文言文一樣,並不難理解,奈何幾位熱心大媽都不太反應的過來。

幾人交流了半天,大媽們就總結出來幾個詞:‘山上來的,沒有飯吃,精神有點問題。’

大媽們雖然自己搞不明白,但是還是很熱血負責的把咱們清禾姑娘送到了警察局,還是讓警察叔叔來幫忙吧。

警局裡:…………幾人大眼瞪小眼

李警官:“咳,咳,小姑娘,你叫啥,從哪裡來的?”

蘇清禾:“吾自山中來,吾名蘇清禾。”蘇清禾雖然為啥這些人都問她這些問題,但是還是如實回答了,並且通過這半天的交流,她發現大姐說的話好像和她不一樣。她決定多觀察觀察,奶奶講要入鄉隨俗,就像她和虎妞講話的時候會學虎語,和青鳥溝通時也會講一些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