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隻會一個比一個好看 選一個人進弘……(1 / 2)

[清]純懿皇貴妃 雲霎 4785 字 10個月前

“就是,我才沒有額娘說的那樣不堪。”弘晝終於起床了,聞到食物香味的弘晝進門聽到的第一句話就是弘曆的話。

雖然弘晝不知道弘曆在反駁什麼,但他至少做到了聲勢浩大,滿宮的宮人都被弘晝突然出聲嚇了一大跳。

“哦,我說你早起偷懶不起床會被你皇阿瑪罵,這難是假的?”和不熟悉弘晝的皇宮宮人不同,清晰明白弘晝一驚一乍性格的耿曼韞手都沒抖她吃完一個筍乾肉卷後慢條斯理的問道。

“這,我……”看著外麵大亮的天色,弘晝不知道該說什麼。

完全被克製的弘晝,隻得厚臉皮地裝作什麼事情都沒發生過,灰溜溜地坐到耿曼韞身旁吃飯。

有福是在早飯剛撤下去時過來的,性子機靈,十分擅長與人打交道的有福到了承乾宮後,被李全派去負責打探消息。

“主子,熹妃娘娘,貴妃娘娘沒有打掉孩子,奴才看見一大堆補品進了宮,是貴妃娘娘的兄長年羹堯將軍送來的。”有福不知道是從哪裡打探到的消息,連補品是宮外的年羹堯送進來的,都打探了一清二楚。

“後宮的事也沒什麼好聽的,不如你們兄弟倆先去禦花園轉轉,我聽說你們入了宮就沒有再去過禦花園了。”耿曼韞想把弘曆弘晝兩人支開,雖然耿曼韞平常表現的十分嫌棄弘晝,但耿曼韞其實依舊把弘晝當成那個還沒有她胳膊長的小孩。

其實非常想聽八卦的弘曆弘晝對視一眼,他們用眼神示意對方,讓對方開口說留下來。

既然兩人沒有動彈,耿曼韞又催促了一遍。

還是熹妃看出了他們心中心中的想法,對弘曆抱有希望的熹妃不像耿曼韞那樣覺得兩個孩子還小,她開口道:“耿姐姐,就讓他們留下來吧,再過幾年都要娶福晉了,早些了解也好,免得日後出現不可挽回的事情。”

本來想說這些事情,以後遲早會懂得的耿曼韞,開口前突然想到了胤禛,比她大了十幾歲的胤禛當了皇帝依舊認不清後院的套路。

看著弘曆弘晝期待的眼神,耿曼韞總算鬆口讓他們繼續聽。

得到了耿曼韞眼神示意的有福,這才接著往下說:“昨天皇上親自勸貴妃娘娘打胎,說是孩子日後還會有的,眼下最重要的是讓貴妃娘娘把身子養好。為此皇上還讓人把福惠阿哥抱到了翊坤宮正殿,可惜就算看到福惠阿哥,貴妃娘娘也沒有同意皇上的要求。”

“那年羹堯將軍又是怎麼回事?皇阿瑪讓貴妃娘娘把孩子打掉,這和年羹堯將軍有什麼關係,他居然第二天一早就能送補品進宮。”弘晝聽得聚精會神,他適時提出自己的疑問。

“回阿哥的話,昨夜皇上從翊坤宮離開後,貴妃娘娘就讓底下奴才出了宮,直奔年府而去。想必年將軍得到了貴妃娘娘的消息後,送東西進來,以表自己對貴妃娘娘的支持。”這是第一次有皇子問有福問題,有福受寵若驚地回答。

“貴妃娘娘這個選擇也情有可原吧,她想必是因為母愛,才不願意打掉孩子。”和刨根問底的弘晝不同,弘曆在這段話中隻察覺到了母親對孩子的愛。

“母愛是真的,但傻也是真的。”熹妃嗤笑一聲,她就知道弘曆弘晝需要好好了解背後的事情。

弘曆弘晝疑惑地看向熹妃,在接受正統教育的他們看來,這就是母親應該對孩子有的母愛。

“你們覺得我現在要是懷孕,是不顧身體狀況,生出一個不健康的孩子好。還是好好調理,生出一個健康孩子好。”熹妃問弘曆弘晝。

弘曆弘晝沒有絲毫猶豫:“當然是健康孩子,我們之前聽到過很多不健康的皇子皇孫夭折在年幼的時候。”

“那不就得了。年貴妃現在就是這兩個選擇,她自己選擇前者,因為這能提現你們皇阿瑪對她的寵愛。你們皇阿瑪選擇後者,也是真正為了年貴妃考慮。”熹妃簡單總結。

弘曆弘晝第一次接受這種看法,與先生們教他們的理論完全相反,他們懵懵懂懂地不知道該做出什反應。

有福將剩下零碎的事情說完後,悄無聲息地消失在四人麵前,給弘曆弘晝留出思考的空間。

“我懂了,就是說寵愛一個人不能光讓她生孩子,不然沒養好身體隻會讓人傷上加傷,到最後反倒陪伴時間減短。”弘晝不愧是小小年紀就想著要娶福晉的人,憑有福說得年貴妃最新身體診斷和他皇阿瑪的態度,就看到了這事本質。

弘晝拍著胸脯保證道:“等我娶了福晉,福晉說生就生,不生就不生。”

耿曼韞心中想說不生哪有這麼簡單,到時候胤禛不知道要給那個不生的福晉多大壓力,但看著弘晝紅撲撲的臉、亮閃閃的眼睛,終究沒有將打擊弘晝的話說出口。

罷了,弘晝能意識到這件事情,並在以後付之行動,已經是女兒家爭搶的好夫婿了。

弘曆到最後耿曼韞她們決定去散步時,都沒能想明白為什麼寵愛一個人反倒不能讓對方一個接一個地生孩子。

耿曼韞與熹妃明知道弘曆的困惑,但沒有試圖去硬說,有些事不能理解的人永遠不會懂,她們隻能默默為弘曆日後的女人們哀悼。

年貴妃確定要保住孩子後,就沒有再出來走動過,連一月兩次的請安,皇後都看在她虛弱的身體上免了。

少了天天跳脫,到處諷刺人的年貴妃,耿曼韞的生活一下變得無趣,但平靜起來。

在耿曼韞慢悠悠幫熹妃做完一朵荷花頭飾後,時間就進入了初夏。

胤禛上位第一年,皇後第一次組辦選秀,一切事務都比先帝在時提前了半個月。

原本皇權交接的同時,皇後的權力也應該順勢進行交接。

可惜先帝多年不立後,沒有人能教導皇後。胤禛生母即現在的皇太後有這個權利,但皇後認為讓皇太後出來反倒會壞事,最終選擇自己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