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美與自由,便成為了新涼主人一生的追求。
三
新涼主人不喜歡這個世界,不知是厭倦還是厭惡。這種情感或許是與生俱來,她總是不喜歡與人接近,或者說討厭與人接近,儘管她看上去很親和。這可能是因為她不想更多的凡俗瑣事來打破她的安寧,所以她選擇了和善,至少這樣清淨。
不想染上塵世煩惱但置身於塵世之中總是身不由己,蓮花出淤泥而不染但也難以擺脫與淤泥相處的命運。新涼主人從不讓人知道她在想什麼,也不讓人知道她在乾什麼。因為她深刻了解,彆人的深入,會帶來汙染。
又或者說,“人之初,性本惡”,生而為人,儘是汙穢,忍受不了他人身上與自己相同的氣息,還這是諷刺。越是什麼樣的人,越能看透同樣的人,不過是物以類聚罷了。
與生俱來的,新涼主人總是喜歡一個人靜靜的看著遠處的山,不知道到底是山吸引著她,還是她吸引著山?
後來,看不到山了,新涼主人隻能俯視著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常常在不經意間笑出聲來,她也不知道在笑什麼,“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是多麼好的世界啊。隻有日落時新涼主人才會抬頭看看天空,在高樓的夾縫裡,品一品變幻莫測的天。在夾縫中賞日落也不算時太差的事吧,可偏偏,那座城市最高的樓,就矗立在窗戶麵前,把天空實實劈成兩半,怎麼會有這麼鬨心的建築,而窗戶前的防盜窗,更是把本就破碎的天空一塊一塊割碎,怎會如此鬨心?
那座最高的建築後麵,有最大的廣場,最大的廣場上,能看到廣闊的天空,殘缺的風景也比殘缺的人心要能忍受得多。隻能感歎“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這悲愁,充滿愛,充滿美,充滿自由,她喜歡這個悲愁。
終於,在一個初秋的日子,新涼主人踏上了前往山林的路。她想找最偏的山,最陡的山,最高的山。但她對山不熟悉,所以她隻走人跡罕至的路,哪怕蟲草滋生,野獸出沒,她也不怕傷痕累累,她隻想遠離凡塵。
終於,在即將日落的時候,她找到最偏的山,最陡的山,最高的山。站得高總是沒有任何的阻擋,日落時分山頂也是那麼的亮。新涼主人俯視她走過的山,她依舊不熟悉這些山,她的眼裡隻有最偏的山,最陡的山,最高的山,向前走後,向高處走後便再也沒有回過頭;她俯視著日落,這是她看過最長的一次日落,屬於初秋的山風將她的頭發吹起,也將她的受傷裂開的皮膚吹開,她不在意,她隻想靜靜享受世界上最美的風景,感受世界上最舒服的風,這是愛、美與自由。
新涼主人從此在山上生活,這本是一座沒有名字的山,她便喚它為新涼山,她在山上搭了一座房子,便喚它為新涼居,而自稱便是新涼主人,有時也喚作新涼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