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可試試 半個月過去,蕭玨辰終於在書……(1 / 2)

半個月過去,蕭玨辰終於在書籍的幫助下,逐漸適應了現在的生活。隨著傷勢的痊愈,蕭玨辰的追夫人之路正式在母妃和長姐的督促下,被提上了日程。

對於這位曾經名滿京城的尚書府大公子,原身根本沒什麼印象,之所以他仰慕尚書府大公子的傳聞會鬨到滿城皆知,還是原身自己作的。

三年前,年方十四的尚書府大公子在百花宴上以出眾的相貌,令無數人望塵莫及的才能,拿到了所有比試項目的大滿貫,被皇上親封為京城第一才子。

原身因為前晚宿醉遲到百花宴,在所有項目都比完時,才姍姍來遲,剛好聽見皇上的封賞,這個草包紈絝,一時興起,竟然在眾目睽睽之下,當著皇上的麵,對尚書府大公子柳君安說要娶他為夫人。

當時那場麵,柳尚書和柳君安都不敢當眾拒婚,明著給端王府沒臉,而皇上作為蕭玨辰的親伯父,自然是偏向自家侄子的。但眾目睽睽之下,皇上也不好直接指婚,畢竟,自家侄子在京城是個什麼樣的,皇上心中清楚。

最後,皇上想了個折中的辦法,當場宣布為二人定婚,待二人到了成婚年齡,彼此都同意成親,再一同進宮求旨,屆時,皇上再親自下旨為二人賜婚。

這樣一來,既為自家侄子套牢了柳君安這個優秀的雙子,免得再遭他人覬覦,又給了尚書府和柳君安退路,隻要柳君安不願意與蕭玨辰一同進宮求旨賜婚,那這婚事就隻能一直拖著。

就這樣,原本名滿京城的柳君安,在百花宴上曇花一現之後,就再也無人問津,畢竟,皇上親自為二人定的婚,誰也不敢跟天家搶人,但因著蕭玨辰在京城的名聲,也沒有人願意主動跟柳君安結交,誰知道會不會帶壞自家的兒女。

而原身這個不靠譜的,因為宿醉腦子不清醒,當時也沒有仔細看柳君安的長相,事後就將此事拋之腦後了,繼續在京城作威作福,甚至三年來,從未踏入尚書府見過柳君安一麵。

想到原身的這些糟心事,蕭玨辰就一陣頭疼。

放下再也看不進去的書,蕭玨辰起身走出書房。蕭玨辰所居住的院子名為“翠竹居”,很通俗易懂的名字,翠竹居有大大小小九個竹林,後院還有一片梅花。原主雖然是個草包,但畢竟是皇親貴胄,品味自是不差的。

目前是春末夏初,竹林裡的竹筍粗壯竹葉翠綠,一片綠意盎然,空氣中傳來淡淡的竹葉清香,令人心曠神怡。

漫步走向竹林中心的涼亭,亭中香爐內燃著淡淡的清香,蕭玨辰盤腿坐下,雙手放在眼前的琴弦上,腦海中回憶起原身學的淺薄琴技。

一曲斷斷續續的悠揚琴音傳出,沒有特定的調子,卻讓人仿佛置身於萬千隨風搖曳的竹葉之中,高潔空靈、婉轉悠揚。

翠竹居的丫鬟小廝們聽見琴音,紛紛躲在一邊偷看,臉上滿是震驚之色,主子雖然學過琴,還是最具盛名的齊大師親自教的,但主子學東西沒有定性,隻粗略的學了半月,就將齊大師給氣走了。

今日主子的琴音雖然斷斷續續,像是隨心而談,但卻能讓人身臨其境,這可是要多年陶冶才能練就的啊!

在端王府裡,不論是丫鬟還是小廝,那都是識字的,大丫鬟和貼身伺候的,還專門學過君子六藝,就是為了給主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這些丫鬟小廝雖然學藝不精,但多少還是懂一點琴技的。想起這段時間主子的改變,翠竹居的丫鬟小廝們,就暗自高興,果然,主子真的開始變好了。

至於還在彈琴的蕭玨辰,根本就不知道因為自己的隨意一彈,讓他在翠竹居的丫鬟小廝心中的形象,悄然改變了很多。

第二日一早,收拾妥當的蕭玨辰,帶著自己身邊的素琴、雅棋兩個丫鬟,白紙,黑硯兩個小廝,外加兩個侍衛王強、趙剛,一同出了門。至於被長姐和姐夫安排過來的殺手,不需要蕭玨辰帶,隻要他出門,他們自會隨時跟著。

端王府很大,蕭玨辰居住的翠竹居距離端王府的大門有一炷香的路程,本就是隨意出門閒逛,蕭玨辰也沒有坐步攆,手搖一把山水折扇,帶著身邊的六人,晃晃悠悠的朝著端王府大門走去。

從翠竹居出來,穿過幾座精巧的小院子,蕭玨辰一行人來到了一座跨湖而建的石橋上,湖邊楊柳依依含羞吐翠,湖中碧色荷葉隨風搖曳,幾個王府家仆正乘著小船在湖中為岸邊的丫鬟采摘荷葉。

走過石橋,右邊是一條長長的回廊,左邊再沿著杜鵑花廊走半炷香的時間,便是端王妃婦居住的“明婉居”,隻聽院名就知道,端王對自己夫人有多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