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輸歸輸,呂後會輸說到底還是因為手裡沒人可用。
當時漢朝選拔人才的製度就是一個人有名聲了被征召為官,一個就是各家學派出頭了舉薦自己家人。
在這種情況下,入朝為官的要麼相互熟悉,要麼就是師徒或受恩於人,總之團團抱緊,在這種情況下呂雉要怎麼才敢用他們。
而其餘劉邦留下來的大臣,他們或許才華橫溢,或許忠心耿耿,但他們忠的是大漢而不是呂雉,他們的才華可以是為了大漢和自己的利益揮灑,但絕不會為呂雉揮灑。
是以這些人,呂雉也並不能絕對信任。
那麼誰可以信任呢,在古時候家族觀念至上的理念中,沒人用就用自家人,自己人是絕不會背叛自己的,因為一個家族的利益總是緊緊相連。
呂雉也是這樣想的,所以她給自己家人大肆封官,讓他們手掌大權,將呂家捆成了自己的利益共同體。
呂雉的做法很成功,她將呂家“完全”變成了自己人,但美中不足的一點是不是誰都有大漢雙壁的能力,有些外戚就算給他們力量,他們也隻會把自己輸的一塌糊塗。
沒有能力德不配位,隻能靠著呂雉的扶持,占據朝中重要又有油水的官位的呂家人讓彆的人無法出頭,這無疑觸碰了其他包括諸王、想要向上爬的大臣和忠於劉邦的臣子們的利益。
天下熙熙攘攘往來不過為利而已,在呂家一人吃肉,其餘人喝湯的情況下,會引起眾怒也是必然的事情,是以呂雉一倒台,呂家就樹倒猢猻散儘數泯滅。
所以人才的選拔真的很重要,想要不被打到隻扶持一家是絕對不行的,隻有讓利益分散,讓人為了各自的利益不得不依附於帝王,才能更好的趨勢這些臣下。
不過人才的選拔,在漢初確實是一件難做的事情。
漢初民生凋零,會讀書習字的除了各家學派,也隻有王孫貴胄,是以想要找到同呂雉同目標的幾乎不可能。
而且人才的選拔製度漢初也並沒有很好的建立,連舉孝廉這個選拔製度,那都是在漢武帝時期才徹底建立起來。
那麼舉孝廉改變了漢初人才選拔的窘境,讓人才變得更豐富化了嗎?可以使用的人變多了嗎?
答曰:有又沒有
有在可以任用的人才確實變多。
無在這些人才的出身幾乎還是沒變,要麼出身儒家學派,要麼出身王孫貴胄。
為什麼會這樣。
本質上來說是因為知識的不流通,階級的固化,相當於“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當時西漢還沒有紙知識全被抓在擁有學識的學派貴族中。
他們不願意讓知識流出,竹簡也不像紙一樣輕便能大批量製作,所以知識一直被牢牢抓在門閥貴族手中,那麼當然無論什麼製度都選不出不是學派貴族出生的人才。
往淺顯了說,漢代舉孝廉這個製度顧名思義:選舉孝順父母,清廉勤政頗有賢名之人。
這是由在漢武帝元光年間以察舉製演變而來的,最開始隻是察舉製中科考的不是那麼重要的一科,後來隨著漢越來越以孝治國,這門課程逐漸被重視起來。
被重視起來以後,舉孝廉和察舉製就成為了人們步入官場的正途,再至東漢和帝永元之際,以人口為標準……且被舉薦的多為州郡屬吏或通曉經書的儒生和名聲遠揚的賢人。
那麼重點來了,名聲並不是平白無故就會出現的,一個人如果隻是平常的做事,不到處去說就不會有名聲,多數的百姓一輩子就在和黃土打交道,他們並沒有那個智慧去傳揚自己的名聲。
就算傳揚了,被知道了,二十萬人才舉薦一個,憑什麼會輪到普通的平頭百姓,再在假如一點,就算那麼巧被選中了。
那麼這個百姓在麵對察舉考察的時候,他能寫出什麼,兩筆一撇,他可以寫出個孝字嗎?
或許在行動中可以,但在察舉的過程中則未必,所以最終這些“百姓”隻能去做一些小小的官差。
而這傳揚下來的知識,這文字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流向大眾流向百姓的,隻能長長久久的在名門望族中流傳。
就算真的有些許人學得學識,打算為官廉政效忠陛下,那也掀不起大風浪,因為他們終究隻是一滴水,掉入茫茫的大海中除了被裹挾像前,彆無他法。
也正是因為知識在當時是如此的可貴,願意將知識分享給大眾,教化世人的孔子被稱為聖人。
可惜被孔子開創流傳下來的儒學,在後世卻越來越扭曲,隻要是個有點學問的人,他們就不去做自己的學問,隻是一味拿著孔夫子的學說,去歪曲、去篡改用以打壓和自己不一樣的聲音。
美曰其名:聖人言
真真是好一個聖人言啊,言到最後,帶來的好處他們全吃了,隻白白留下一片汙名和背離初心的學說給聖人。
……
知識的固化,為官之人一直為官,官官相護樹枝交叉,形成遮天蔽日的大樹,最後到了東漢末年,寒門在也無法出貴子,世家掌握了所以資源,王朝衰敗,自此拉開了一場曠世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