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運棺 師尊貼貼(1 / 2)

魂幡招,白麻引,既無黃紙撒路錢,也無超度佛眾僧,一夜之間,所有人都離開了雲渡山,隻有一副八尺石棺自山中悄然運出。

秦假仙扛著魂幡,蔭屍人頭紮白巾,拖著一輛小板車,車上載著厚重石棺隱蔽行蹤,一路往龍脊坡前進。

即使掩人耳目,仍被邪靈和魔域的細作查知,一路之上吉凶難料,那兩人還吵吵鬨鬨地拌著嘴,走走停停也不著急。

“大仔啊,一頁書不是已經好了嗎?怎麼突然又死了?”

“他什麼時候好了?你哪隻眼睛看到一頁書康複了?”秦假仙凶神惡煞地威脅說,“拖好你的車彆亂放屁。”

“明明就是……”蔭屍人還在嘟噥。

“明明什麼碗糕?我跟你講,飯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說,當然亂吃吃的是你自己掏錢。”秦假仙大搖大擺地走在頭前,一邊教訓道,“一頁書的邪毒又發作,現在變成活死人,他相信我們,拜托我們兩個將他送到天河,那是抬舉我們,是我們的光榮,你如果偷懶不識趣,彆怪老大我沒照顧你。”

“我不敢啦!是說大仔,去天河明明有這麼多捷徑,為什麼一頁書要我們走龍脊坡,這山脊這麼窄這麼陡,我怕怕。”

“一頁書一定有他的道理,彆多話了,廢話少講兩句,腳下多跨兩步!”

龍脊坡,顧名思義,山徑陡似龍脊,隻容一人通行,平日裡單獨行走都要費不少力氣,何況今天蔭屍人還拖了一輛重車。山徑十分狹窄,他兩人不得不貼著山壁而行,身旁另側是萬丈深淵,一個不小心踏錯半步,可能就要粉身碎骨。

蔭屍人在前麵拉,秦假仙在後麵推,提心吊膽謹慎萬分,雖然走得慢了些,好歹穩穩當當。龍脊坡時常會發生異常地動,引得山壁上不斷滾落大大小小的碎石,就算是旁觀一眼都覺心驚肉跳,行走在其中的兩人更是膽顫心驚。

“阿爸喂,阿母喂,阿公喂,阿嬤喂——”

蔭屍人怕極了,不停驚叫,一直打退堂鼓想要回去,惹得後麵的秦假仙不勝其煩,怕倒是不怕了,現在是又急又惱。

“眼睛往前麵看彆往下麵看,這樣就不會害怕了。儘量靠山壁走,就算萬一你跌下去,這輛車也絕對不能跌下去。”

“大仔,這樣講對嗎?你實在真偏心。”

“哪裡不對,十個蔭屍人也比不上一個一頁書,更何況現在棺中是一體兩命,二十個蔭屍人也比不上一個一頁書加弦上玄,你要是跌下去還有我可以頂替,也能將車順利送到天河。”

“我看你會先跌下去。”

“你敢詛咒我?!啊好好好,這條賬我給你記著,以後再算!”

“是說大仔,為什麼沒人來搶一頁書的棺材?”

“你眼睛是被龍眼肉糊住了嗎?龍脊坡這麼窄小是要怎麼動手?你以為那些妖魔邪道跟你一樣笨是嗎?他們一定會在開闊的地方動手啦。”

“我苦,原來龍脊坡還不是最困難的難關。”

“快拖車啦!”

棺車軲轆緩行,躺在棺中的人卻是蟄伏待機。偽裝的傷勢並未卸除,但一頁書早就痊愈,他手裡抱著金翼大鵬蛋,懷中藏著寒火珠,閉目斂氣聆聽著棺外動靜,隨時準備打邪魔一個措手不及。

一頁書的靈海之地與靈心異佛的完全不同,有山有水,更有火山獄景。這方是幾無差彆的雲渡山化境,那方是熔漿靜流的火煉孤山。這就是邪心魔佛與眾不同之處吧,既有慈悲雨露,也有雷霆霹靂。

弦上玄困極了,他現在退化成一團靈氣光球,飄忽在化境中的佛字岩旁昏昏沉沉地睡著,他從來無夢,這回居然見到許多奇怪的景象——

鐵打的鳥兒不用扇動翅膀就能在天上飛,四個輪的鐵房子自己在路上跑,鐵皮船無漿自行,還有兩個輪子的鐵馬……青牆黛瓦不見了,屋舍都拔高了好幾十丈仿佛與天爭高,黑盒子裡會蹦出來又唱又跳的小人,人們穿著奇裝異服走來走去,連發飾都不一樣了。

那是什麼境域竟如此奇怪?可又為何有熟悉之感?

一個和藹的女人在對他笑,溫柔地對他說著什麼,她是誰?突然畫麵一轉,什麼東西猛烈撞擊,瞬間整個人置身星河浩瀚,失去重力飄蕩在宇空之中。動彈不得,發不出聲,失去時間,失去力量……無儘漂流……無儘沉眠……

‘啊……啊……’呼救聲似堵在喉中,怎麼都喊不出,努力掙紮著想要從夢境中解脫出來。

靈海中金光乍現,柔和佛氣四麵八方圍攏,漸漸撫平紊亂不安的心境。

‘師……師尊……’

‘夢見什麼嗎?’

‘這……徒兒不知,原來神識也能做夢?’

‘普通人的神識自然無法生夢,但你不同,或許這個夢境也是組成你元神的一部分。’

‘徒兒不懂……吾夢到許多奇奇怪怪的東西,還有星海洪荒……’

‘嗯——?’

‘師尊,我們到哪裡了?’

‘已通過呼魂橋,群俠正護送我們前往葬屍江。’

‘為何非要走這一趟?師尊無恙,完全可以正麵收拾萬魔天指他們。’

‘此乃引邪出洞之策,隻有放出吾將死之消息,隱藏的邪首魔梟才會沉不住氣,他們會親自出來確認吾之生死。’

‘有理,死了萬事大吉,沒死再補一刀。呃咳咳……師尊抱歉……’

‘無妨,本是此理。屆時一網打儘,省得麻煩。’

‘一勞永逸,果然好計。’

‘不過天河底蘊藏三光之靈與天地靈氣,對修複你的元神大有益處,所以這趟本也是必行之路。’

‘三光之靈竟然在天河底下?’

‘是吾事先安排眾天道友帶小霸王前去鬼帝處奪回,此番必要你恢複如初。’

‘唉,三光之靈一甲子才出現一次,居然要被吾消耗,可憐的小花非花,她也需要三光之靈消除先天陰魔之症,隻能再等一甲子了。’

‘機緣到時自有解法。嗯——葬屍江戰事激烈,吾先去關心。’

‘嗯。’

……

通過呼魂橋時仍平靜無波,一到葬屍江地界,地域稍加開闊,邪靈魔兵加上集境人馬三方迅速尾追截殺而來,正道隱於暗處的群俠也殺將出來保護拖棺兩人,四方頓時殺成一片。

眾天,大圓覺,今生一劍和元元心斷後,讓秦假仙和蔭屍人拖棺先過,他們四人力戰萬軍殺得風生水起。混戰中,素續緣和業途靈也帶人加入戰場,幫助群俠對抗三方勢力。

葬屍江高處,武皇,鬼帝,萬魔天指三人居高觀戰,判斷局勢,相互推諉防備著彼此,誰都不肯先出手奪取石棺。他們身後跟著誅十七,未得命令前他不能隨意離開,哪怕他恨得牙癢癢,也隻能乾看著仇人們在下方廝殺。

正道幾個人似乎沒想要過關,他們就擋在葬屍江前方不走也不撤,誰想要通關必定要遭劍氣臨身。那些卒子哪是元元心的對手,就算是邪靈魔域的大將都不能動他分毫,有他掠陣,群俠輕鬆多了,穩穩守著關卡為秦假仙兩人拖延更多的渡江時間。

守在葬屍江邊的地靈鬼母原本可以將秦假仙他們逮個正著,但正道另有奇兵,葉小釵和烈陽神莫名出現,地靈鬼母遇見老情人烈陽神,馬上就背叛了鬼帝,還建議秦假仙利用死去的魔兵屍體吸引葬屍江中食人蛭平安通過。

前方守得再穩,終究雙拳難敵四手,兵力加強之下,眾人殺得漸露疲態,許多漏網之魚蜂擁通過,往葬屍江邊追去,哪知江邊鬼母背叛,聯合葉小釵烈陽神又將追兵削減三成。

鬼帝氣得鼻子都要冒煙了,可是人前還是舍不得責罵鬼母,在萬魔天指和武皇冷嘲熱諷之下,不得已隻能親自下場,派人先將鬼母押回魔域軟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