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雖然討厭齊入畫,但更憎恨齊念佛!是的,他心中有愛,但他的愛太殘酷。而且他為人虛偽、殘忍、懦弱、無能……,即便拋卻sp,讓事情重來一次,結果也依然會一樣,隻怕會更慘,如果藍汐不去虐琴兒的身了,那麼更誇張的就該是讓人更受不了的虐心了!!!
齊念佛不敢承認妻子的去世的責任其實更多在自己的守護不周,樹一個罪魁禍首推開責任,讓自己生活在自己編織的童話中,好似皇帝的新衣,沾沾自喜的同時把自己、女兒和整個家庭推向絕境,這是懦弱;一次次毒打親生女兒是殘忍;事情發生為保全地位,選擇犧牲琴兒是無能;而所謂的補償又何嘗不是虛偽……,況且就算是琴兒出了事情後,麵對陳醫生的質問,他或推脫、或掩飾,有悔恨有知錯,卻不知錯之根源,仍是一次次推卸責任,形成了習慣,這是他的沒有擔當。
3歲小兒貪玩無知,自己毒打女兒轉嫁責任尋求心理平衡,他可曾想過這對其他幾個孩子難道就是好的?冷漠,殘忍,虛偽在他們身上得到了延續,悲劇會再度重演。今時今日可以用還魂丹就女兒,當年難道救不了自己之妻?為自己的無能尋找借口,結果是新的悲劇產生。琴兒太柔弱,死前又太決絕!此決絕何處而來,未嘗不是遺傳。愛的反麵不是愛而是漠視,如果真有新生的機會,應該讓她漠視自己的家人,恨太強烈不適合她。但同時也應讓其遠走尋求幸福,不是不原諒隻是想重新開始了!重生後的琴兒該是幸福的,開朗的,更應該是堅強的!
這裡的琴兒雖外柔卻內剛,死前的決絕、重生裡的明智、堅強。涅槃後的鳳凰因浴火而更加輝煌、芬芳、明亮!既是浴火重生,又怎能不痛,經曆了如此多的苦痛又為何要回到那火的源頭,在自尋一次焚身之痛?
琴兒一直都是堅強而決絕的,隻是生前麵對自己的親人,她一次次心懷希望,又一次次被殘忍的事實所折斷。(比如齊念佛為了齊入畫,或者乾脆說是為了自己的麵子,怕有人說自己沒照顧好侄女,而忍心將琴兒交到她手上認她欺淩至少兩次,事後還振振有詞要琴兒不要去記恨。)麵對這樣的局麵不能好好活就隻有選擇舒服的死了,雖然她死的並不舒服也並不瞑目,卻至少躺在了陽光下、牡丹旁。沒有因恐懼虐打而認罪,卻為了真愛而犧牲。她的離開早已經表明了她最後的態度,那最後一聲父親,最後的一句再見,其實已經明白的告訴了大家再見、再見、再也不見。這是對齊家和齊念佛唯一的也是最後的報複,如果齊家那為數不多的人性能在此時顯露的話當然就是。即便人性在齊家已經完全缺失,自己至少也走的明明白白。她最後選擇的落點是非常準確的,從這裡就能看出,齊姝琴具備成大器的潛力。所以說琴兒其實更適合做掌門,隻是在齊家這樣變態的空氣中她所有的智慧和能力全部被埋沒,換來的是齊念佛一句軟弱、無能的評價。齊念佛低估了自己的女兒,琴兒其實比誰都智慧同時也決絕,她不是沒想過改變,可現實一次次撕毀她的夢想,既然如此就以死複仇!
其實續集中琴兒該感謝所有恨她的人(比如齊念佛、齊入畫等)是他們讓她學會了謹慎;感謝所有愛她的人(顧維軒和表姑等等),他們教會了她溫柔;感謝所有對她冷漠的人(齊家手足)他們教會她珍惜生命中的熱情。所以重生中就該讓她尋找到自己的空間,做出一番事業以出色的表現完美收場,而這一切統統都該與齊家、齊念佛無關。
至於琴兒手足身上的閃光點問題我們現在也來探討一下:
首先是看起來罪過最小的齊家幼子齊宇成,他表麵唯唯諾諾隻是父兄後麵的跟屁蟲,其實卻絕不是湛明磊那樣的無能小輩,而是陰險虛偽狡詐的混蛋。以前他從不和琴兒親密,卻在琴兒吐血後立馬出現,這個時間把握的未免太好,好到沒人會相信那僅僅是個巧合。琴兒受刑前麵,他麵對姐姐對自己的呼喚置之不理,同時卻大放厥詞說什麼大家很失望,你快點認罪免受皮肉之苦之類的混賬話。更在齊家大亂後,說出姐姐因蛋糕事件被責是自己的責任,以此討乖買好,表麵上是勇於承認錯誤了,可那時間也還是巧合的可以。早呢?早些時候他是不知還是不願去知?此時才知,目的何在?在姐姐喪失智力後為討父親喜歡開始表現,這絕非是發自內心,而是曲意符合為的仍然是父親的認可。再說齊宇乾,他是齊家僅次於齊念佛最為可惡的存在。不要以為齊入畫是最可恨的,她隻是那個最傻最笨最看不清形勢的那個,而齊家的其他人則不是、齊宇乾作為大哥,本該有擔當為弟妹做榜樣、但責任。而他卻始終希望父親隻關注自己,希望自己是獨生子女獨占寵愛。他眼看琴兒挨打雖偶有動容卻從未阻止,反而成為推手。琴兒一次次打電話給他征求意見,他卻拒接電話,當事情發生後,想的也是在第一時間內推卸責任,麵對齊念佛對琴兒毒打的命令,他非但不阻止,反而記恨琴兒,以為是因為琴兒自己也受牽連遭責,卻重不自省是因為自己拒接電話造成的嚴重後果。琴兒死後那眼淚的含量值得商酌,那句恨不得殺了琴兒才是真心所想。在發現琴兒行蹤後,想到的不是救妹妹於生,而是怕琴兒醒後奪走屬於自己的關愛,這樣的人除了耍個少爺派頭外,有什麼閃光點可言呢?他先是嫉妒琴兒,後是無能導致琴兒死亡,用他自己的話說,妹妹現在這樣和他自己有很大關係。齊柳笛看似是齊家對琴兒最好的一個,但我卻不得不說,齊家的兩個女兒都太像齊念佛。不同的是琴兒壓製來自齊念佛不好的影響,並將之轉化成屬於自己並有助於自己成功的能力。而齊柳笛則正相反,麵對陳醫生的質疑,她善於學習齊念佛打太極的手段,推卸來推卸去,仿佛你一直在雞同鴨講。有理的始終是她,無理的始終是你。表麵大家閨秀善於待人接物,卻其實暗藏禍心。因為替琴兒上藥她最早察覺了齊念佛的愛卻不點明,一方麵在父親處賣好,總是最乖的女兒,你打人我療傷,你愛說不出口我替你去辦;另一方麵,明知道姐姐渴望被愛,卻從不將自己的觀察所得告知姐姐,讓她蒙在鼓裡,讓她毫無希望的活著。而她的求情,在通常情況下,換來的往往是加倍的打,而不是饒恕。在父親可能饒恕的時候,心裡卻不由得說不要、說繼續打啊,說到底是嫉妒姐姐的美麗與父親那隱形的關愛。
而造成這種種一切的根源無疑在齊念佛,所以我無法原諒他!!!他甚至一直不知道自己錯在何處,琴兒給過他至少五次機會,但他都錯過了。一是15歲生日說自己可能過不了幾個就去陪媽媽,齊念佛毒打之後讓她裸臀示眾;二是初戀被毀竟用玻璃鞭痛責親女,鞭鞭入骨打掉琴兒幻想;三是吐血後,齊念佛因鐵盒不讓笛兒給姐姐換藥並未給女兒複查;四是明知女兒有冤,為保其他幾個孩子而送琴兒去刑房受刑;最後乾脆以鐵盒威脅要求琴兒認罪,造成琴兒徹底死心,人亡!就該補個齊念佛死了以後地獄受刑的番外,既然活著是掌門沒辦法虐其身就好好虐其心;等死後讓閻王虐他身,更讓他夫妻見麵永不原諒他對女兒的傷害。
所以說琴兒可以不恨他們,因為那種感情太強烈。恨就是還有奢望,還有原諒的可能。琴兒應該徹底的淡忘並漠視他們,因為漠視比恨更傷人!!!讓琴兒告訴齊家人,自己真的不恨他們原諒了他們,但也不愛他們更不再渴望他們的愛。希望從此形同陌路,這是對齊念佛的最大懲罰,當然這也從客觀上便宜了齊家其他的孩子,因為他們終於靠走了琴兒。不過想想看,活著的琴兒原諒齊念佛卻又不認齊念佛,父女見麵稱呼掌門,這將是一個多麼震撼的場景!!!這都是因為重生後的齊姝琴不再是那個任人宰割而不懂的還手的齊姝琴,誰奪我幸福,我讓誰好看!!同時最最重要的是琴兒憑借自己的才華終於遠離齊家闖出新天地,集萬千寵愛與一身,收獲包括愛情在內的所有幸福,而這一切都應該與齊家無關!所謂親情對於不過是一個最可笑的笑話!!!
齊念佛是天下最失敗的父親,他以恨為名痛責自己其實最愛的女兒直到死亡,並間接造成其他三個孩子的冷血無情!琴兒始終認為自己不是齊家人,吃飯是自己最不習慣的時候。而這一切其他三個孩子雖然有錯,但根源卻在齊念佛身上。母親死時長子6歲,雙胞胎剛出生,他怎麼教育孩子就怎麼學,是他灌輸給其他孩子的這種錯誤觀念。就算是現在,長子齊宇乾已經24歲,但他是僅次於齊念佛的混蛋。如果說弟妹尚小未滿18不知道價值取向,那麼身為繼承人的他怎麼也該知道勸解吧。結果呢,卻一次次將琴兒推向險地,其心不可謂不毒!雙胞胎雖在齊念佛和齊宇乾之下在抱團的同時,都在掩蓋自己的內心欲望。他們在父親鐵血教育之下從未把琴兒打心裡當過姐姐,其實對琴兒根本全無親情可言,正因如此,他們才會在其後作出種種讓人不能原諒的舉動。
齊念佛的愛子之心一丁點都沒糟蹋的全用那仨禽獸不如兒女的身上了,半點都沒用在活著的琴兒身上。他雖每每在琴兒刑後抱琴兒上藥,並在琴兒死後“悲痛欲絕”,但是誰能感受的到呢?琴兒死後人人皆以為琴兒是被杖死的,殊不知其實是死於隱疾,死於心碎。而這些懦弱的齊念佛,虛偽的齊念佛敢說敢承認麼?他能為琴兒做的更多麼?能連同樣有責任的齊宇乾(應急能力差)齊宇成一塊送去懲罰麼?齊念佛是自私的!!!以前琴兒在的時候犧牲琴兒,琴兒不在了對齊柳笛實行家法其實也是丟車保帥,為的是保護兩個兒子。在他心中利益永遠是第一位的!!!無論表麵上多疼女兒到關鍵時刻仍以兒子為重!!!不信當齊家再出問題時保不齊小兒子也得為齊宇乾犧牲,一家人活在虛假的幸福中,其實都是父親權利下的棋子罷了!!!
人格高尚的人即使地位卑賤仍然高尚!琴兒名義上是齊家的大小姐,但17年來卻過著連傀儡都不如的日子。但她卻始終如蓮花般,在齊家的染缸內沒有喪失自己的本性;如梅花般雖屢受摧殘仍堅強活著,並始終對生活充滿希望和陽光,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帶著微笑離去。雖留有遺憾,但到底無悔,畢竟愛過、芬芳過。被硬生折斷的愛情是美的,被摧殘的親情是不幸的,如果有來生,那麼琴兒心甘情願不再姓齊,也不需要那貫著手足名義卻無手足情意的兄弟姐妹,不要大家族。越簡單、越平凡也越美麗。家貧卻其樂融融才是她一心向往的,心美的人,人才會美!!!!在齊家她就是個異類,她不會為了迎合誰,為了那所謂的鈔票去乾泯滅自己良心的事,所以她不會見容與齊家。
齊柳笛在琴兒出事後挨打時,麵對彆人的同情她不屑,自以為打完後仍在眾人之上。地位上或許是的,但是人格呢?已經扭曲的人格在何時能變高尚?朋友再親也是外人,姐姐再不親,也是血濃於水!刑訊時如何下的了手?又如何在父親已經製止後問父親口供怎麼辦?家法中想到姐姐,呼喚姐姐。但從未想過姐姐正是因己而死,就是贖罪30也是不多,反而抬出姐姐說姐姐已死自己償命可以,但不忍讓父親心傷,說到底仍是想免除懲罰,自私如此,何來高貴,靈魂醜惡啊!!!!
至於入畫,她是身上充滿的了人性的所有醜陋,實在沒什麼好地方可言。懶的說她,虐死拉倒!齊宇乾是齊家最大的敗類,有這樣的繼承人齊家不敗都難。心胸狹窄,見風使舵,真可笑,他居然能在琴兒死後哭出來,裝的蠻像的。而看到妹妹犯錯,父親判100藤條時動容,知道疼卻一句求情的話不說。那是你親妹妹啊。你個男人都沒挨過,眼看自己的妹妹挨打,你就真的這麼舒服麼?琴兒有錯,你話說不清楚就沒錯麼?琴兒總是替你頂缸啊!!!這狗嘴裡最終說出一句,妹妹現在的樣子和自己有很大關係,隻要自己有口飯吃就有琴兒一口,可是麵對這樣的承諾,又有誰會信呢?現在終於沒人和你這無能的小人爭了,一定很開心吧!!!
齊念佛,最失敗的父親!一個好女兒不好好養,虐死了!三個無能兒活著了,卻一個比一個自私、冷漠、無情、唯利益至上!齊念佛也是最失敗的掌門,家長製的齊家是一言堂他自己的天下,說什麼是什麼彆人不敢質疑,偶有質疑全被壓下。打女兒時丟麵子的是女兒和自己無關,因為傳令的是傳自己的令,自以為一切皆在掌握。到最後為權利、為名聲、為三個孩子的前途,決定犧牲琴兒換取一切。以為到時候給琴兒找個好人嫁了就是補償,萬事都仍自己掌控之中!可惜人心不是你能掌控的了的,琴兒的死是對你最大的控訴。可惜你是無心之人,愧疚何嘗是真的?在愛子與愛權之間齊念佛永遠會選擇權利,一夜白發是因為悔、因為恨、因為愧?還是因為不甘?!!!不甘在自己掌中的一切,突然脫軌了?隻有你自己知道,隻有把自己再次變成受害者,才會心安理得。妻子死過錯是琴兒,琴兒死過錯在笛兒。還好你至少知道反省一小下,不打算讓笛兒變成第二個琴兒。但看到白發人人同情你,可憐你,願意原諒你。說到底琴兒雖死仍是有錯,這是誤傷。你敢把自己明知琴兒是冤枉的卻故意冤枉她以保全其他三個孩子的事說出來麼,敢和其他孩子說琴兒實際是因為他們而死的麼,敢向其他人說診斷書的事麼。最重要的是你敢麵對一個活著的琴兒說自己對的起她麼?自私、無能、懦弱的混蛋!!!!
麵對齊家對自己的傷害,琴兒一次次因為對親情的渴望而忍了下來,直到最後生命中最後一縷陽光被折斷。既然已經折斷又怎麼可能會再去尋求,縱使齊家、齊念佛作出千般讓步,琴兒要的也隻是重生後難得的自由,而不是那再可笑不過的所謂親情。
琴兒隱瞞了自己的病情,她是弱小的也是強大的。生命是她自己的,齊念佛可以主宰她的生,但是無法主宰她的死。她用自己的命徹底否決了齊念佛作為父親的資格,這是對齊念佛最深刻的羞辱和批判,是齊念佛最逃脫不過的陰影。
琴兒是不幸的,但她也是幸運的。在她身上保留了人心底最後的純潔和善良,如果在正常的環境中長大,琴兒的命不會這麼苦,但她也不會活的這麼真!有那樣一個爸爸自己會成什麼樣啊?
琴兒沒有反抗齊念佛,是因為那是她的家人,而且她也沒有下定決心,人對親情總還是抱著希望,無論到何時何地,都念著“畢竟是血肉之親”這麼個想法,而不忍下狠手。所以如果不是到最後關頭琴兒不會為自己選擇一條不歸路。她太聰明,太敏銳。早已悟到自己又一次成為了替罪羊,更可悲的是自己的生父用自己生命中唯一的一縷陽光相威脅——鐵盒,那麼就用死讓齊家永無寧日吧!死是她最後的報複,落點可謂穩、準、狠!妥善安排自己的死亡是穩;專掐齊家七寸讓他們羞、愧、疼是準;絲毫餘地不留是狠!她沒有給自己家人一絲一毫的贖罪機會,不僅沒有給這個機會,而且還主動揭開謎底——診斷書,她沒有毀掉,而是好好地保留了下來。為的就是讓齊念佛明白,這到底是怎麼發生的。所以,請不要小看琴兒,她不是一個愚蠢軟弱隻會哭泣然後被SP的瓊瑤式女主,而是齊家唯一一個真正的大將之才,在這點上琴兒自己大概都沒發現,自己比之父親哥哥其實強了太多!
妖鬼之事如果真的正式去判罰,齊宇乾,齊宇成,齊柳笛,齊入畫,可謂齊念佛四個心腹,一個都不要逃過。將自己的四個左膀右臂都跟乾掉?絕對是高估齊念佛了。他最渴望的不是全心全意愛女兒,而是在愛子和愛權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一旦失衡作為上位者的齊念佛,為了權力可以犧牲的實在太多。他自以為全在自己的計劃之內,冤枉、栽贓琴兒敢琴兒出家族,既讓人說自己的大義滅親、公正治家,又保護三子一侄(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掌門之位),之後再找個豪門把琴兒一嫁作為補償,反正琴兒是挨慣了打的,不在乎這一回。他當琴兒是傻的?那四個笨蛋到此時都不知道琴兒為什麼而死,以為被杖死活是病死,其實是心死。更是因為他們而死!!!而齊念佛卻是知道的,在琴兒死後他終於明白了琴兒的聰明與隱忍,反思害怕笛兒背上包袱。自己就是因為包袱而先是因妻子死毒打琴兒,後故意栽贓琴兒保權位的。雖處罰了笛兒入畫卻在也沒有拿他們當替罪羊為自己的錯誤買單,因為他知道那會使他失去更多。而所以這一切都是用琴兒的命換來的!!!值得麼?為了齊家這群沒人性又白癡的笨蛋?如果他們不是你的親人,如果不是對親情還抱有渴望,琴兒必是堅強的而不是任人宰割的!!!誰讓她的對手是自己的父親,重生中她會醒也很可能會原諒,但記得一定要讓她離開,陰冷的齊家沒有愛,不死人不懂愛,死了人也不會愛!!!
況且琴兒死了又如何?會真的讓人鄙薄齊念佛嗎?知道這事兒的隻有齊家人,齊家人以掌門為尊,他們敢說什麼嗎?各人自掃門前雪,誰管他人瓦上霜?琴兒死於隱疾,而非毒打,這也是一個事實;琴兒是齊念佛的女兒,齊大掌門想如何就如何,族人們誰敢說三道四?齊家人不能去拂逆齊念佛的威嚴,其他家族的人考慮的往往是利益,然後附帶著勸齊念佛對閨女好點。實際上,琴兒是孤立無援的,所以她隻能死。但一旦重生就必須離開,沒人想死第二回,不是不渴望愛了,而是不渴望被他們愛了。隻要離開齊家,地獄也是好的!!!事實上也的確如此,首都組儘管內部有很多未解決的問題,但比之齊家仍是天堂地獄之差。況且,首都組不會永遠如此,琴兒正在用自己的能力與魅力改變著一切,早晚首都組會成為琴兒口中那個名副其實的家,比齊家更像家的沒有血緣羈絆的真正的家。
生前的琴兒就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但她更像是傲雪的梅花,屢受摧殘卻留有餘香!她雖已零落成泥碾作塵,(死了)卻仍有香如故(無儘的懷念)。重生後的琴兒雖仍是梅花,絕不會甘於變成泥碾做塵,而是傲雪綻放迎來新生!(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隻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重生的她必是笑對人生,傲視人間無所無所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