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到如今,她確實得自己親自上陣了。
……
婚姻正始之道,風化之原,自古帝王莫不以此為重。太子的這次大婚,先是翰林院查議婚禮,再是參酌踐行禮儀,然後是采納、問名、納征、告期,之前就經過了很長時間的準備時間,這才迎來這次大婚。
當日,皇帝、皇後先行盥饋、謁廟等禮,然後百官與命婦朝賀,隨即太子李允衡帶著親衛由東駕浩浩蕩蕩經由禁門而出,李允衡穿著嚴整的太子冕服,用袞冕九章,即包括山、華蟲、火、宗彝、藻、粉米、黼及黻九種圖案,其上配著紫色瓔珞,頭戴九冕冠。
他騎在高大的駿馬上,上身板正,儀態完美,寬大袖擺沿著肩膀兩側舒緩垂落,顯得姿容雅雋,就算不看他的眼神,也非常有氣勢。
當然,看到他一向冷如寒霜的眼神就更有氣勢了。
自知事以來,李允衡就不對自己的大婚抱有任何期望,他知道自己無法娶到喜歡的人,所以他不喜歡任何人。
對他而言,大婚就是一場國家大事,他隻需像以前一樣,把這件事規規矩矩辦好,不出錯也不出挑即可。
作為太子,做事不出錯就可以了,太過出挑反而會被帝王視為威脅。
他從小就守禮,這次大婚對他而言隻是略微繁瑣,從清晨起來到穿衣正容,李允衡的心態都十分平和。
但是經過一連串莊嚴的流程和禮儀,看到浩浩蕩蕩蜿蜒不絕,身穿大紅衣袍的迎親隊伍,他心中卻升起一股奇異的喜悅。
他想到了容姣。
他不怎麼喜歡女人,容姣卻是唯一一個入了他的眼的。
是因為她的容貌?不,宮中美豔的女子不知凡幾,若是要比姿容,總會有更好看的出來。
容姣的背景就更談不上了。
騎在馬上的李允衡麵無表情,此時內心卻很豐富。
容姣能入他的眼,也許是因為在那一次郊外,她披頭散發闖進他的視線,周圍的黑衣人拿著刀,她是個弱女子,明明害怕卻睜大眼睛一步一步向他走來,微涼柔軟的手輕輕握住他的手,告訴他很感謝他。
救容姣是他隨手為之,她卻如此重視,像是自己給了她一條命,而她也願以命相還。
那一幕無論何時回想起來都很深刻。
她那樣美麗,卻又那麼真實。
真正的美人,不止是相貌,也在乎個性。
對未來的太子妃,李允衡第一次期待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