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公主 幾天以後,吐蕃特使悉薰熱的……(1 / 2)

大唐東海傳奇 白下生 2734 字 10個月前

幾天以後,吐蕃特使悉薰熱的使團浩浩蕩蕩抵達長安。

不出所料,悉薰熱在完成遞交國書、繳納貢品等一係列事宜之後,向天子提出了賜婚的請求,懇請一位大唐公主去往吐蕃,延續當年文成公主的功績,幫助兩國永結盟好。

皇帝表示,賜婚之事關係重大,應當從長計議,便沒有當場答應他。而在之後的幾天時間裡,陸續有人向皇帝推薦了和親女子的人選,其中也包括相王之女李玄玄。

一時間,長安城內流言四起,大家紛紛猜測,誰會是那個“倒黴的幸運兒”。有些人甚至從平衡皇族勢力的角度加以分析,言之鑿鑿,說此次和親之人非誰家之女不可。

然而,最終的結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那天,皇帝在「大明宮」頒布旨意,進封光祿卿李守禮之女李奴奴為金城公主,出嫁吐蕃讚普赤德祖讚,但因其年紀尚幼,需待其成年之後再行送嫁完婚。

和親之人竟是李奴奴,年僅七歲的李奴奴!

這個消息,無疑震驚了很多人,而其中最震驚也最痛心的,莫過於李玄玄——她知道,李奴奴是替自己去的。

吐蕃方麵則沒有表示異議。

畢竟,自古和親之女,有幾個是皇帝親生的?既然已經進封了,那她就是貨真價實的公主。況且,李奴奴雖是宗室之女,但自幼便被皇帝收養,與其他公主一同長於皇宮之中,因此她的出身並不算低。

不過,也有一種看法,認為這是皇帝的緩兵之計。李奴奴年方七歲,距她成年尚有一段時日。在此期間,兩國關係如何發展,還有變數。皇帝此舉,意在觀察吐蕃國是否真心歸順大唐。

又過了兩日,李玄玄命人傳話給我,要我陪她一起去看望李奴奴。

路上,我問李玄玄:“她不是一直跟著你的麼,怎麼今天不在?”

李玄玄歎道:“是啊,奴奴平日裡總是粘著我跟姐姐。可如今一連兩天,她都沒來找過我們,我擔心,她得知了和親的事,心裡不痛快——”

“她懂什麼,她才七歲!”我安慰她。

可一想到,這個七歲的小姑娘將來要不遠萬裡嫁到吐蕃國去,今生恐再無相見之日,心裡還是不免替她難過。

由於已被封為金城公主,並且賜了和親,宮裡為李奴奴安排了新的住處,並且從即日起,她的飲食起居將由專人照顧,與人會麵、外出等也將受到嚴格控製。

不過,李玄玄不是普通人,她與李奴奴一向要好,平日裡形影不離,宮裡的人都是看見的。因此,當李玄玄去叩金城公主的宮門時,守門的禁衛隻是稍稍問了兩句,並沒有過多阻攔。

然而,等到了內院,管事的宮女卻傳出話來:“金城公主不想見人,尤其是貴人。”

這可把李玄玄急壞了,這似乎印證了她此前的擔心。

“她為何不見我?”李玄玄問道。

那宮女知道來者是誰,因此說話還算客氣,答道:“公主說,是貴人害得她不能出門,又是貴人害得她將來要被送到吐蕃國去,她——”宮女猶豫了一下,丹還是把話說了下去,“公主說,她不喜歡貴人,今後再不要見到貴人。”說完這些話,宮女衝李玄玄點了點頭,便向回走去了。

李玄玄愣了半晌,終於回過神來,轉身便要離去。

“就這麼走了,不再勸勸?”我問道。

“不必了。”李玄玄邊走邊答道,“你有所不知,奴兒雖然年幼,但性子十分固執,她說不見我,今日便一定不會見了,與其在這裡磨嘴皮子,不如另尋時機再來。”

走出宮門時,天色頗為陰鬱,正好比李玄玄此時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