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現在還是這麼覺得嗎?”
“我現在不那麼覺得了,我已經能大致看清腳下的路,還有身邊的樹以及一些事物,在前方能隱隱約約看到自己想要去的方向和目的地,雖然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走到那裡,雖然我依舊是那個隻能做‘隻要是個人,會點電腦’就能做的工作,依舊做不了自己想去做或者想去嘗試做的工作,但是我挺喜歡這樣的自己,即便我現在做的這些在彆人看來是不切實際、異想天開、瞎折騰,但我還是一點都不想再回去看到那一團黑線的自己。”
“你是怎麼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事?又是怎麼確信這是自己想要做的事?”
“我給自己打了個比方,我問自己,假如明天是最後一天,那你今天還願意,還想做這件事嗎?會後悔做這件事嗎?我的回答是:我願意,我想,不後悔。至於是怎麼找到這件事,我自己也不太清楚,估計是要畢業那年,擔心自己以後會沒飯吃,就開始嘗試一些事,雖然都沒有什麼用,然後在工作中,經曆了各種各樣的事,看到各色的人,還有自己聽到的話再加上平時的胡思亂想,以及愁、鬱悶,煩惱等等,慢慢的這件事就清晰了起來,變成了我想做的事。”
聽完這些話的高中生,看起來依舊很迷茫,一頭霧水,靜靜的看著對麵的大海,也許他眼裡什麼都沒有看到,隻是好像在看著什麼,我懂,一種孤魂野鬼的感覺,腦子都是問號或者為什麼,我問他:
“你有什麼喜歡做的事嗎?或者感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