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
日子一天天過去,轉眼,暑假都要過完了。
這個暑假,她一天打兩份工,雖然兩份工的工資不高,但能貼補些家用,這樣,爺爺就不用那麼辛苦了。
爺爺大熱天去踩三輪裝卸貨物,她讓爺爺在家休息,他不聽,還說奶奶現在精神好點了,一個人在家養養花,他放心,他就出去找點活兒做。
他年紀大了,上哪都不好找工作,彆人都怕他老胳膊老腿折了,訛上他們。
為了家裡開支,爺爺騎出那輛老古董三輪,抖落抖落灰,給鏈條上點油,又給輪胎打了氣,騎到鎮上吆喝,誰需要幫忙裝卸東西。
果然,一吆一喝,生意就來了。
不是要用三輪從倉庫帶新衣服來,就是開小店的臨用三輪搬兩三箱汽水,後來還有雜貨鋪要爺爺的三輪去給顧客送尼龍繩和水泥桶。
忙得時候,一天下來,能拉個五六趟。
錢雖然賺的少,但爺爺很開心,開心自己不是一個負擔,可她擔心爺爺的身體,怕他吃不消,騎三輪車裝卸東西可是個體力活,有時候人手不夠,還需要爺爺來搭把手,這可一點都不輕鬆。
晚上,李想想從麵館回來,剛到堂廳,就聞到一股膏藥味兒。
“爺爺。”李想想輕敲著門。
爺爺打開門,衝想想噓了聲,示意她小點聲:“你奶奶剛睡著。”說著,將門輕輕帶上。
李想想眼尖,一眼就看到了爺爺後脖頸處貼著的膏藥。
她知道,爺爺又去踩三輪裝卸東西去了,騙她說不去了,但還是偷偷去了。
“爺爺,你和奶奶今天在家還好嗎?”李想想沒有直接戳穿他。
“好啊,好的不得了,你爺爺我啊,今兒個可乾了太多事了,帶你奶奶上鎮上買了雙布鞋,還給你啊,熬了陳皮茶,”說著,爺爺就拉著想想去廚房,“陳皮茶我晾在廚房了,就等你回來喝呢。”
李想想眼眶泛紅,看著爺爺的背影,她覺得他的背佝得更狠了,兩鬢的發更白了,整個人都瘦了一大圈。
“你奶奶啊,背著我來廚房偷喝了好幾回,好幾回我都逮著她了,要是不逮的勤啊,你的那份陳皮茶都被你奶奶喝掉了。”
李想想接過爺爺手裡的陳皮茶,喝了一口,還是她喜歡的味道,酸酸甜甜的。
“奶奶一直很喜歡爺爺煮的陳皮茶。”
“因為爺爺煮的陳皮茶好喝,”爺爺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當初追到你奶奶啊,陳皮茶的功勞可不小。”
“那奶奶真的很喜歡爺爺你煮的陳皮茶了。”李想想臉上掛著笑容。
爺爺有些害羞地撓了撓:“她喜歡,我高興。”
不一會,碗裡的陳皮茶就被李想想喝到見底,她抹了抹嘴,看到爺爺閃躲的眼神,隻覺有事:“爺爺,你是有什麼話想對我說嗎?”
爺爺輕歎了聲氣:“就是,你奶奶今天喝陳皮茶,又提起梁韞了,問梁韞去哪兒了。”說完,爺爺看了眼想想,他知道,想想不喜歡提起梁韞,他也不是故意提起來的。
李想想眼睫撲簌,唇抿得緊緊的:“他應該不會出現了。”這麼久都不出現的人,大概率是不會再出現了。
每每聽到梁韞不會再出現的話,爺爺都有些傷感,雖然他們和梁韞相處的時間不長,但他真的把梁韞當做家裡的一份子了。
他這突然走了,也沒打個招呼,他心裡空落落的,他隻盼能有他的音兒,知道他在外過得好就行。
“爺爺,我馬上就要開學了。”李想想換了個話題。
一聽到開學,爺爺忙開口:“想想,你不用擔心,你的學費爺爺已經準備好了……”
“爺爺,我直升學校本部高中,學雜費減免的。”
雖然她不喜歡學校的校長,但能減免學雜費,她很開心,這樣,家裡的負擔就能小一點了。
她去拿畢業證和畢業照的時候,聽彆人說,徐曉麥去外地上學了,李錦和黃怡瑤輟學了,不過,這都不關她的事。
等到了新班級,一切都會重新開始。
從前的人,慢慢地,都會淡忘了。
哪怕再難,她也要上學,等考上了大學,找一份好工作,在城裡立住了腳,她就要將爺爺和奶奶接過去,讓他們好好享福。
第二天,李想想把水池裡的衣服洗好晾好才出門。
門一開,就看見有個郵遞員在門口看門牌,門牌因為老舊褪色,有些不清楚,一看到李想想,開口:“你好,這裡是152號嗎?”
“是。”
“請問這是李想想的家嗎?”
“我就是李想想。”
“哦,你就是李想想啊,這裡有你一封信,”說著,郵遞員從包裡拿出一封信,遞過來,“給。”
李想想接過信,信?誰會給她寫信?
“你好,這信是哪兒寄來的?”
“皎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