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啊,安陽公主又上吊了!”一個太監從冷宮一隅跑出來,尖著嗓子道。
安陽公主,當今光獻帝的長公主,皇後所出,身份尊貴。但自從皇後母族叛變,光獻帝震怒,下令收回了安陽公主府。隨後她被送進了冷宮,皇後則被貶為庶人,流放到漠北荒涼之地。“失了勢的長公主,狗都不如。”安陽成了民間茶餘飯後的談資。
長公主得勢時欺男霸男,府上不知養了多少麵首,還硬搶了探花郎——京畿第一美男子做駙馬。
探花郎秦篆,出身名門世族,少負奇才,被稱為文曲星下凡,長相更是壓倒性地出色。他本該平步青雲,誰知遇上了長公主這個登徒子。本朝有規,外戚不得擔任重職,所以即便秦篆如何才華冠絕,如今也隻是個小小的從六品起居郎。“是長公主斷了他的大好前程。”那些說書人,總免不了說這麼一句。
過去他們還要壓低聲音,如今卻再不怕得罪長公主,可以大說特說了。
長公主自從被收回公主府後,一直住在冷宮,二十七個麵首,竟一個不落地陪她住了進來,彈琴作賦給她解悶兒。讓已出閣的公主帶著麵首住進冷宮,已是光獻帝最後的情分。可即便這樣,長公主竟還是三天一上吊,七天一投井,九天一割|腕,像是有天大的冤屈似的。
光獻帝頭疼得很。先是令人把樹都移走,再是收了所有的利器,最後還築高宮牆,防止安陽公主翻牆出去投井。
光獻帝向跟在他身邊記錄起居的秦篆抱怨:“你看看,你看看,我何以有女如此,你何以有妻如斯!朕的皇兒中,屬她最會鬨!早知也將她貶為庶人,陪她娘去漠北算了!”
秦篆知皇帝在說氣話,不痛不癢地回了幾句,繼續提筆記錄。
皇帝無事時,會讓秦篆將起居錄呈上來觀賞,心中暗暗嫌棄幾位皇子。若是他的兒子也能寫得這一手蠅頭小楷便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