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目(三) 發表文字(1 / 2)

交友藝術 委心 3212 字 10個月前

(十三)

雖然沒有得到彌澄的下落,但美子卻獲悉了一個傳聞:早在多年以前,就有一位僧侶在四處收養孤兒或者身世悲慘的孩子,這原本是好事,但令人起疑的也是這一點——作為一個雲遊多處的僧侶,他收留了這麼多孩子,身邊居然沒有任何人跟隨,而那些孩子也連去處都沒有任何風聲傳出來。儘管有人販子的存在,但她並不認為區區人販子就能夠製約宇智波彌澄。

既然橫豎都找不到方向,她決定嘗試從這個傳聞開始著手。

轉機發生在她現下落腳的某個村莊,這次,她額外留意了村莊的那些孩子們,她記得,彌澄失蹤時也是如同他們那樣的年歲。

(十四)

宇智波世代傳承的石碑給予了斑新的啟示。當千手柱間向他發出結盟邀請時,宇智波斑並不是第一次動搖了,他們共同的理想像一枚磁石永遠牽引著他的步伐。然而他和千手柱間的分歧越來越嚴重,直到他們在那塊石碑前的最後一次爭吵結束,宇智波斑下定決心要離開木葉,他要再一次親眼看看這個世界,籌謀他的計劃。

不過,他和美子依然保持了書信聯絡。

(十五)

作為醫生,美子表現出了當前時代下難見的溫和與包容,這是她在迄今為止的數十年從醫生涯中漸漸醒悟出的,畢竟戰爭中沒有人會向她強調仁愛。她甘願不辭辛勞地冒著各種各樣的風險為病人搏得生機,這其中包含了她的某種執著:她要把那些即將因外力而分離的親緣與情緣都續上。

她快三十歲了,現在唯二最擔心的隻有彌澄和斑。彌澄生死下落皆不明了,總是令她難以安睡,她常常想象彌澄一定在某處吃了很多苦,心便開始被刺痛;她關心斑的未來等同於關心他的身體健康,宇智波斑小時候就是這樣,經常痛到發抖了都還要逞強,看見她就收斂起表情試圖維持最後的體麵,怎麼不會讓她擔心?

美子明白他對和平的執著,這種執著就像春蠶吐絲,直到把生命的最後一縷遊絲消耗殆儘之前都不會停止。

所以對於宇智波斑的決定,她並未多言,隻是在信上寫了許多諸如“不要太過勞累”、“一日三餐都不能缺席”、“要好好照顧自己”的囑咐。然後隨信送去幾件新衣。

她在信的結尾如此向他強調:「去做你想做的事吧,我知道你是一個不願令自己後悔的人。」

(十六)

一襲白衣的僧侶終於出現在她眼前。

僅僅隻是對視了一眼,一式就先開口說了第一句話:「我隱約記得你這副長相,不過,我肯定那不是你。」

不等她問話,他就已經自顧自地說出了那個名字。

「那孩子,是叫做彌澄吧?我聽說過,你一直在找他,那是你的弟弟。好了,彆這副表情,我知道你很擔心他,我可以告訴你的是,那孩子還活著。」

一式需要優秀的研究人員來幫助他,他調查過美子,覺得她這樣的境況最為合適。彌澄原先是慈弦目前所能找到最合適的容器,但那仍然不夠,他的身體還不夠強韌,承受不住屬於大筒木一式的力量。

現在,彌澄對一式來說最大的價值,就是能夠作為拉攏她的有力籌碼。

(十七)

那麼,在這裡需要先說明一下慈弦(大筒木一式)的具體來曆才能更方便的繼續下去,雖然有水文之嫌,但本人認為有必要闡明(注:為了避免產生誤導,特意補充一下,由於博人傳和疾風傳有一定程度上的設定矛盾,所以在這段敘述中本人做了一點私設調整,具體需以自行搜索的結果為準):

首先,「楔」是大筒木一族的神術,簡單地說,就是大筒木將自身的數據複製,然後將其打入他人(即容器)體內,隨後被打入數據的人手心就會出現一個菱形印記,而這個印記就叫做楔。

隻要楔還在,大筒木就不會真正死亡,他們會借由容器的身體複活。這一神術的存在,使得他們超越了死亡,有了自稱為神的底氣。

早在上古時期,他與輝夜作為搭檔來到地球種植神樹,神樹的結成需要一位大筒木作為祭品喂給十尾(即神樹樹苗),輝夜不願成為祭品,於是選擇偷襲一式並對其造成重創。隨後,輝夜將身受重傷的一式獻祭給十尾,一式在即將被十尾吃掉的瞬間使用秘術“少名毘古那”將身體縮小,成功逃離了被十尾吃掉的命運。不過,他的身體仍然被十尾吃掉了半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