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變 崇寧二十年三月,……(1 / 2)

在水之湄 飛霜墨染 3458 字 10個月前

崇寧二十年三月,長安城朱雀大街,戶部郎中府俞家。

“姑娘,姑娘快醒醒”。

婢女秋螢甫一進入雪晗居,便快速進入內室,隔著梨花木大床的紗帳,對帳中熟睡的女子輕喊。

床幔內,俞之湄被婢女的聲音驚醒,慵懶地坐起,一隻手掀開簾子,一隻手揉著眼睛問:“阿螢,怎麼了?”。

秋螢急慌慌道:“婢子剛剛路過正院,聽五福堂的馨雨姐姐說,午膳時老爺和夫人像是提到了姑娘的婚事”。

“什麼?我的婚事?”俞之湄大驚失色,披起一件外衫從床上下來,忙抓住秋螢的手,“她可還聽到什麼具體的了?”

“沒有,午膳時夫人摒退了他們,馨雨姐姐隻在外間伺候。”秋螢搖頭說。

“好,我知曉了,阿螢,你幫我梳妝吧,我去母親那裡問問”。之湄強自鎮定,吩咐道。

秋螢應了一聲,忙吩咐外間小丫頭打水,伺候之湄洗漱。洗漱過後,之湄坐在梳妝台銅鏡前,邊讓秋螢給她梳頭,邊打量鏡中的人:兩道秀眉如彎月,睫毛濃密纖長,一雙杏眼烏黑明亮,嘴唇紅潤潤的,脖頸修長,胸脯飽滿,肌膚雪白細膩,臉上還有一對酒窩,笑起來活脫脫就是個古代萌妹子,甜美又可愛。

是,之湄並非這個時代的人,她來到這裡已經第六年了。六年前一個深夜,之湄作為曆史係即將要畢業的應屆生,正抱著電腦狂趕論文,淩晨三點睡下之後,第二天醒來就來到了這裡,一個她從未在曆史上聽說過的朝代—大業王朝,成了當時戶部主事俞景桐府上的大姑娘俞之湄。幸運的是,這具身體裡保留了原主的記憶,才讓之湄剛穿過來時不至於兩眼一抹黑。

據之湄的記憶,大業朝□□乃前朝受封的八柱國將軍之一,割據一方,前朝末年,老皇帝昏庸,吏治腐敗,地方軍閥多各自為政,互相傾軋。□□賀連愷率先起事,集結兵力攻占了都城長安,東都洛陽,定國號為大業,入主承乾宮。稱帝後又經曆了數年征戰,才統一了南北,華夏大地也終於停止了乾戈,而早年支持並跟隨□□起事的蕭、李、崔、王、晏等家族,一夕之間變得炙手可熱,成為了王朝開年的有力鞏固者和正在崛起的勳貴世家。

俞家,卻是這長安城的新客。

若追溯到百年前,俞家祖上也曾出過大官。然亂世以來,俞氏一族並未出仕,長期定居於河南道蔡州的永安縣,以耕讀傳家,三代以內做到京官的唯有俞之湄的父親俞景桐一人。俞景桐是崇寧五年的二甲進士,之後留京任戶部主事;崇寧十五年,俞景桐被外調至隴右道庭州密縣,任當地縣令,由於治理流民有功,考績優異,遂於崇寧十八年返回京城,擢升至戶部郎中。去年,他以戶部郎中的身份入選翰林學士院,雖品級隻是從五品,但卻真正成為了天子近臣……

之湄正想著事情,秋螢已經給她挽好了一個百合髻,並插上了一支珊瑚珠排串步搖,戴上了一對白玉耳墜,唇上塗了幾點胭脂。本就生動的麵龐立刻嬌豔起來,秋螢一時看著自家姑娘出了神。之湄卻已經起身披上了她的湖藍色披風。

“阿螢,走了”。之湄對著這個一團稚氣的小姑娘笑。

秋螢回過神來,忙道:“姑娘,你可真好看,不知道哪家公子這麼有福氣呢”。

“你這丫頭,都敢編排我了”。之湄重重點了一下她的額頭,兩人邊走邊說走出雪晗居,穿過府裡的花園,來到正院母親劉氏的居所五福堂。

守門的婢女看到大姑娘來了,忙進去通傳。

之湄掀開簾子進去,看到母親正在逗弄兩歲的弟弟俞允渙。

“娘親”。

之湄笑喊了一聲。

劉氏一抬頭,就看見自己剛滿十六歲的女兒正俏生生地走了過來,劉氏想到中午丈夫所說的,未免略有感懷,遂把小兒子抱給奶娘,趕緊拉著她的手讓她坐到身邊。

之湄看著母親的神色,心下一怔,小心翼翼問道:“母親,我今日聽說,爹爹和您提到我的婚事了?”

劉氏一聽,便知道女兒來找自己的原因了,點頭說:“確實有關你的婚事,隻是並非有了你爹爹相中的人,而是你要參加今夏的秀女大選,你的名字已經被報上去了”。

之湄驚道:“可秀女大選,不是要五品以上官員的女兒嗎?”

“往屆是這樣,隻是今年陛下還要給自己的兒子和一批宗室子弟選妃”,京中這批適齡的女兒不知怎麼的,恰好少了些個,便把遴選標準降了一級”。

劉氏看女兒心事重重的,一張小臉發白,十分心疼,便捂著嘴對著她的耳朵小聲說:“陛下年歲大了,這些年後宮添的人越來越少,我問過你父親了,這次主要是給子侄輩兒的挑人”。

之湄心跳如鼓,沒想到被母親窺破了心事,隻好羞澀道:“我知道了,母親,我會好好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