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之火,長久而形成之,一觸即發,即刻之間,一發不可收拾。
砍柴度日,甚是辛苦,龍兒看在眼裡。一日,若蘭要去山中砍柴,龍兒要跟去。若蘭勸道:“龍兒在家學習練字,讀書,將來考個狀元,為娘爭氣。”龍兒說道:“娘,每日砍柴,如此辛苦,孩兒要和娘一起上山砍柴,幫助娘砍柴。”若蘭聽了心酸痛,說道:“那好,今日娘許你上山,以後要好好學習才是,”龍兒說道:“好,”二人便上山了。一路上若蘭的右眼皮跳個不停,難道今天又有什麼事要發生。沒多想,就來到了山上。龍兒問道:“娘,這座山叫什麼名字。”若蘭說道:“聽山下的人說,這座山叫青龍山,此山下邊的村就叫大青龍村。”龍兒又問道:“為什麼叫青龍山。”若蘭說道:“聽山下的人,這座山上有條青龍,龍兒聽了害怕嗎?”龍兒說道:“孩兒不怕,孩兒叫潛龍,自然也是龍嘍。”若蘭一聽,心中一驚,心想:想不到,他這麼小,就有如此膽量;也難怪,龍兒是龍,當然不怕啊,若蘭還是一個勁的誇讚龍兒勇敢。龍兒聽了更是勇敢。
一隻鳳凰飛過頭頂,五光十色,金光閃閃,十分好看。龍兒看見了,離開了娘,便跟隨這鳳凰而去,走啊,走啊,來到一梧桐樹下,對上邊的鳳凰說道:“鳳凰,你可以下來和我一起玩嗎,”鳳凰道:“不行,我還有事要去辦,在此歇息一會兒。”龍兒道:“你叫什麼名字,要到哪裡去。”鳳凰道:“我叫鳳凰,我要去海邊,找夜明珠,你又叫什麼名字,來這裡乾嗎?”龍兒說道:“我叫潛龍,來這裡幫我娘砍柴,”鳳凰一聽,潛龍,便用神眼看去,在它的眼睛裡,顯現出一條小青龍的模樣來。心想:果然是條龍,還是條青龍。鳳凰說道:“我要走了,有緣再見罷,青龍哥哥。”龍兒聽得青龍,也沒多想,便說道:“好,再見,鳳凰妹妹。”說完又往前麵走去,龍兒越往前走,就越離若蘭越遠了,倒是離朱溪的墳墓越來越近了。
至墳墓前,龍兒朝碑文看去,見上麵一行字寫著“朱溪之墓”旁邊還有幾個紅字“敖蘇”那紅字寫得模模糊糊,有點看不清楚,但龍兒認識。龍兒用手摸了摸紅色的字,忽然手上沾染上了紅色字墨。其實那紅色的字,是用龍血寫成的。當日敖蘇公主吐出龍珠後,立即就口吐鮮血,她就用血作墨,用手指沾著血,在石碑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而今天,她的兒子來到了墳前,龍兒的手碰到了龍血。龍兒的血和敖蘇公主的血是一樣的,都是青龍血。突然龍兒看見從墳裡慢慢的飛浮出一顆龍珠,它如水晶球一般圓潤,如夜明珠一般明亮,外邊有層層暖氣,散發出無限的熱量。龍兒伸出手,那龍珠便慢慢地飛浮到他的手心裡。龍兒突然覺得自己的全身發熱,體內有一股真氣,直衝頭頂。他張開嘴巴,對著龍珠,用力的往裡吸氣,那龍珠慢慢地就進入龍兒的嘴裡,瞬間,龍兒覺得身子輕了許多,往上一躍,便離開了地麵,慢慢的飄到了空中。這一幕被在一旁的若蘭看見,若蘭看見這一幕,並沒有叫喊起來,而是驚訝的看著。若蘭見龍兒飄到了空中,大聲叫喊道:“龍兒,還不快下來。”龍兒往下一用力,就下落到了地麵了。
若蘭忙上前,見碑文上的字,便知道,那是朱溪公子和敖蘇公主的墳墓。而後就要龍兒跪下,跪在朱溪和敖蘇公主的墳前,說道:“龍兒,快給他們磕頭,”龍兒磕了頭後,若蘭又叫龍兒對著墳墓叫娘,龍兒奇怪道:“娘,你怎麼讓我對著墳墓喊娘啊,”若蘭說道:“娘讓你喊,你就喊罷。”龍兒喊道:“娘,娘,娘,”若蘭大哭道:“公子,公主,我終於找到你們了。我帶了龍兒來看你們,公主,我已將龍兒撫養長大。”說完,若蘭要求龍兒,將墳墓上的雜草去除。龍兒看著那紅色的字,心想:既然娘讓我叫她娘,那麼敖蘇這個人就是我娘。朱溪就是我爹嘍。可我娘的名字為什麼用紅字寫呢。龍兒思考不解,但也不多加思考。二人便在墳墓的周圍,去草,焦土,為先人掃墓。
可是就在他們乾的起勁的時候,村長的兒子,看到了這一幕,回去告訴了父親。村長聞訊而來,說道:“好啊,原來你們是跟妖龍一夥的,我要將你們趕出村子。”若蘭說道:“他是朱溪的墳墓,我見他的墳墓上,都是雜草,我來為他掃墓為何不可。”村長說道:“朱溪勾結妖龍,天理不容,遭世人唾棄。你怎麼還為他掃墓啊,你快走,離開我們村。”若蘭不解,說道:“她不是妖龍,她是公主,”村長說道:“你果然和妖龍是一夥的,你們明天就離開,”若蘭不想與他爭吵,繼續給公子的墳墓除草。龍兒在一旁,心中憎恨村長,真想衝過去,與他打鬥,可是年紀太小,恐打不過他,隻好忍下。
到了晚上,村長將此事告訴了全村的人,全村的人都要求若蘭母子離開。可若蘭就是不想離開,緊閉大門。眾人見若蘭不肯離開,也隻好先回去了。當晚,龍兒因白天吐了龍珠,身體發熱,心裡浮躁,又覺得身體好癢,想洗個熱水澡。對若蘭說道:“娘,我想洗熱水澡,”若蘭道:“好,可是沒有洗澡的木桶,”龍兒說道:“孩兒,身體燥癢,發熱,想洗個熱水澡。”說完,燥得就在地上打滾,若蘭見了心疼,說道:“好,娘去借一個洗澡的桶來,為龍兒洗澡,龍兒在家裡等,”龍兒說道:“不,娘一個人,孩兒不放心,孩兒和娘一同去借。”若蘭聽了,心中有些欣慰,心想:真是個好孩子。說道:“好,龍兒和娘一起去借,”二人便出門去一千戶人家家裡去借。一家,一家,又一家的借,一千戶人家,沒有一家願意肯借桶的。若蘭傷心透頂,心想:千家村的人,如此不講人情。龍兒看在眼裡,懷恨在心。可是自己身子燥癢,也必須去要洗,便對若蘭說道:“娘,我們下個村子去借罷,”若蘭道:“好,我們到石珠,下輪村去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