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凶器 大家都被利用了(2 / 2)

鹹魚偵探被迫出道 都勝 4082 字 10個月前

“生前傷和死後傷有很大差異,經驗豐富的法醫立刻就能分辨出來,通過補一刀讓我們誤以為人就是開門時死的,沒有必要。”

輔警終於找到機會插話。

“對啊,局裡的法醫都很厲害的。而且就連我也聽說過傷口周圍的肌肉反應可以用來區分傷口造成的時間,雖然我分不清兩種分彆應該是什麼形態的。”

巫延沉吟片刻,沒再說話,看來是被說服了。

許數學雙手無意義地比劃著,“那就是昏迷?怎麼讓人昏迷,□□?還是安眠藥?”

推理小說裡常見的就是這些東西,但發作時間從短到長,範圍極大。

輔警先生則是垂頭翻起手裡記錄每個人口供的本子。

半晌後,他有些絕望地抬頭。

“如果是致人昏迷的藥物,那麼豈不是在場所有人都有嫌疑?”

鬱安無奈地對他點頭。

輔警臉上的表情越發糾結,他剛才還覺得解開一個密室機關很厲害,這次說不定能在刑警們趕來之前破案立功、儘早升職呢。

輔警猶豫著小聲道:“各位,介意給我看一下身上帶的東西嗎?”

他也知道可能性很低,但萬一凶手還沒扔掉裝藥的瓶子呢?

幾人起身的動作帶著些不情願。

王文學率先打開自己的包,將東西嘩啦啦倒在角落裡一張空桌上,然後又把全身口袋翻出來展示。

“我清清白白的,隨便搜。”

有她這一句,剩下的人再扭捏反倒成了心裡有鬼一般,隻好排著隊走過來,學著她的樣子將隨身物品倒在桌上,再把衣服口袋一個個翻出內側。

一個可疑的透明小瓶子,大小和尾指接近,滾落在地上咕嚕嚕地轉動著,直到撞到桌腳才止住。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向那個小瓶,包括正在翻內袋的小瓶主人——巫延。

他就像完全不認識這東西一般驚詫地看著這一切。

輔警用紙巾包著將其撿起,放在眼前查看,瓶子底部還殘留著一些透明液體,晃動時微微粘稠地沾在瓶壁。

“這——好像不是水?”

“是你?”

“是你下了藥!對啊,你是學醫的,不管是拿到藥物還是把刀對準心臟,對你來說都不在話下!”

“對,今天我們吃燒烤的時候劉哥還說起你入校靠的是走關係。你肯定是因此懷恨在心,一刻也等不了,就殺了他!”

巫延自己也不知道這小藥瓶是從哪裡來的,“不是我的東西,我沒見過……”

鬱安倒是願意相信他,之前明明有那麼多時間可以處理,沒有人會傻得一直保留下藥證據。

而且,巫延是醫學生不假,但要論熟悉人體構造,其實推理社的人天天麵對著高仿真的人體模型和牆壁上的解剖圖,應該都能找準位置。

隻是巫延現在的確一下子成了嫌疑最大的人。

輔警緊緊盯著他,在刑警到來前不允許他隨意走動。

-

巫教授可是幫了自己不少忙,至少要幫巫延洗脫罪名。

鬱安摘下頭上的帽子,拿在手裡把玩,努力思索。

如果是立刻發作類的藥物,那麼就必須在死者取完快遞回來後和對方有接觸,嫌疑最大的還是18點30分後有單獨行動時間的王文學和李建築。

可是如此一來,還不如直接用刀殺死對方效率更高,或者用致死的毒藥來代替麻醉藥,何必如此大費周章呢?

如果是延緩發作的藥物,那麼隻要算好時間和劑量確保劉電腦攝入藥物後會在三十分鐘後陷入昏迷,等劉電腦拿完快遞進入演示室,藥效差不多正好發作。

凶手完全不需要在那個時間段接近案發現場,因為藥效而頭腦昏沉、困倦無力的劉電腦會自己坐到最顯眼的那把椅子上休息,主動邁入凶手設置的陷阱。

演示室的假人機關完全可以提前準備好,劉電腦今天要用演示室進行模擬實驗的事,推理社所有人都知道,誰都可以利用這一點。

隻要隔著窗戶確認劉電腦坐上了預定位置,計劃就可以自動進行下去,通過事先設定好的定時短信將推理社眾人叫到門口,讓所有人一起成為完成犯罪的最後一步。

這聽起來很是周全,但還有兩個重要問題。

第一是藥量問題。

她對安眠藥多少有所了解,知道這東西的發作時間根據藥量會有所變化,從幾分鐘到半小時不等。

就算如此,貿貿然給其他人下藥真能把握到如此完美的時機嗎?

更彆提劉電腦飯量極大,體重較一般人重上許多,想要對他起到同等效果,所需藥量又與一般人不同。

就算朝夕相處的朋友能知道他的確切體重,每個人的代謝水平也不一樣,費儘心思布置這一切的凶手會大大咧咧地去賭藥效正巧在半小時後發作這一可能性嗎?

要是劉電腦在取快遞回來的途中就頭暈倒下,或自覺身體不適轉道前往醫務室,凶手的布置就功虧一簣了。

除非他做過很多次實驗,對此有很大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