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籃高手,井上雄彥作品,講述主角湘北隊因兩位新人的加入和兩位前輩的複出逆襲強隊,打入全國大賽。它以籃球,青春為主題,勾勒少年們的籃球之旅。
我真的好愛SD,不管是動漫還是漫畫。因為它我好像真的懂了什麼叫青春,什麼是少年的熱血,我一個矮個子女生也愛上了籃球這個運動項目,雖然說我更偏向於隻練習投籃。有時候聽著主題曲啊或者乾著什麼事,突然就有一陣躁動在體內蔓延,那個時候就會想到灌籃高手,不知怎麼心裡很難受,想要大喊,想要衝刺跑步,想要灌籃的激情,但我做不到。灌籃中的少年們也很好,往往在悲觀時想到美好少年們溫暖的笑顏,總會覺得自己也該努力,加油,奮鬥。我隻有13歲,青春剛剛開始,一邊愛著灌籃中的少年,一邊奮鬥在自己的青春。以前是佛係擺爛人,現在依然佛係,但是心中裝了些什麼,多了些什麼。愛好大規模變化,被追求的刺激依賴於各種刺激的項目活動。我覺得SD很好,這是發自內心深處的感受。
第一次看灌籃高手是好奇,二刷是情懷。據說今年四月份灌籃高手全國大賽篇大電影將要在中國上映,我很期待!二刷過後,有了更深的感觸,得出了我最愛的三個詞。每當看到它們,不管是什麼情況下,不管是在哪裡,心中奇異的,就會湧出激情。
青春。青春是美好的,是許多成年人所追憶的,它包含著許多美好的代名詞。很多人都覺得青春至少要有次戀愛才算完美,灌籃高手中的大多數少年們不一樣。雖然幾乎個個長得都很帥,可他們愛籃球讓情愛完全被拋之腦後。打敗了厲害的山王工業,卻因大前櫻木受傷敗給愛和學院,青春總是有遺憾的嘛!在刷過第二遍灌籃高手後,我似乎也喜歡上了籃球,真正的、發自內心的那種喜歡。但僅是喜歡,並沒有他們愛的那麼深,就是被少年們的激情影響的吧。
少年。灌籃高手所講述的就是許多少年的奮鬥,那麼多少年,我最喜歡陵南的仙道彰。喜歡那雲淡風輕,喜歡那波瀾不驚,喜歡那令人神往的相貌,喜歡那溫文爾雅的性格。可謂仙風道骨,彰顯風華。籃球技藝的高超,他被譽為天才。似乎對勝負並不是很在意吧,但是當競爭全國大賽名額落選時,記分牌永遠停在66:70那一瞬,分明看見了仙道眼中淡淡的失落。那個少年呆呆地站著,我看到時不禁有一絲絲揪心。他也是希望能進入全國大賽的吧,不管是為了陵南還是為了遇見更強的對手。隊友之間、兄弟之間的情誼,令人感動,為之激奮。男孩之間的友誼不如女生間少許算計,他們的友誼十分淳樸,在朋友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我真的很羨慕。看見少年這兩個字,每每都會想起那群少年們在球場上奔跑的身影。
熱血。血液是人體內必不可少的東西,回顧一次比賽,播放一次主題曲,我心中總會有些東西不停地翻湧,跳動。或許是被壓抑的激情,被掩飾的追求刺激。二刷後,我越來越喜歡刺激的遊樂項目,激情奮鬥的動漫。可能是因為我是一個個子矮的女生吧,怎麼也沒法做到男生們那樣對籃球的熱愛追求。球場上的不合群,很久沒有投過生了的手,怎麼也進不了的球,落寞感無法言喻。有時被議論的難堪,先來到框下卻被之後越來越多男生的到來:“我們要打比賽了。”趕走……時時感到不自在,卻舍不得放下,隻能用灌籃高手中的少年稍稍給自己打氣——這到底是什麼呢?是對籃球的喜歡嗎?還是單純對刺激項目的渴望呢?
其實我六年級上學期十一月底開始每天中午大休息都會和同學一起去投籃,通常整個球場隻有我們兩個女生,不過剛上初中那會兒排球場的籃筐下總是會有三四個女生,五分之四的時間聊天,五分之一的時間投投籃。後來基本隻有我們兩個了,又因為疫情封上了。到了初一下學期,也就是今年,我在去年十一月底二刷了灌籃高手,於是又喜歡上了籃球,發自內心的那種喜歡。再次和那個朋友說時,她卻說她要合群,球場上的女生總是隻有我。初一,她再也沒有用休閒時間投過籃。她並不非常喜歡籃球,正如前麵所說——另有原因。我們都喜歡上了同一個男生,而那個男生喜歡打籃球,她便提出通過籃球拉近距離。我就在一旁默默地投著籃,時不時裝作不經意看一看那個男生。由於我麵對喜歡的人連話都不敢說,而她主動出擊,理所應當的,他們成了半個情侶,看到情頭的時候,心中被掩飾的心酸。接著疫情來了,幾乎整個六年級我們都線上,我嘗試著不去想他,不管他,可當目光觸及名字身影,就算是網名和頭像,心中都會跳一下。因為堅持不懈並遠離,喜歡淡了些,她和他分手了,很奇怪,半年都不到,她換了個人喜歡。於是隨著我對男生的喜歡淡了,籃球也慢慢被拋棄。一開學,又喜歡上了他,卻仍是沒有怎麼投籃。直到二刷灌籃高手,對男生的喜歡又一次的淡了,對籃球的喜愛直線上升。體鍛課,球場上總會有我的影子,一個矮個子女生專注地投籃,我竟真的把籃球當做了愛好,喜歡上了它。我和籃球間的羈絆,簡單概括,起起落落起落起起起起起起起……
或許這就是灌籃高手在我心中存在的意義吧,一個亮橙色球體在空中劃出優美的弧線,脆生入框。那個聲音,細細聽,乾淨,真的很好聽。生命中的一抹亮彩,是我從十一歲起對灌籃高手的喜愛,對籃球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