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當初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對殘秋所見所感留下的詞句,正是可以用來形容當下的這個季節天氣。
炎夏早已過,夏秋溫暖的過渡也不過一旬,未等人們將衣櫃裡的秋裝換上一個來回,就覺得秋衣秋褲已經滿足不了自己對溫暖的渴求了。
忽然驟降的冷空氣打了人們一個措手不及,急急忙忙地收好地裡的莊稼作物就開始預備過冬的取暖東西。
農家過冬購買煤炭的同時還會預備好柴火,有的是一捆捆玉米稈子堆成的柴火垛,有的是一段段已經劈好的木材和樹枝。
糧食收割好後,收糧食的就下了街,每天都能聽到開著三輪車的收糧人在村子裡喊著收稻子收苞米,農民忙活了一年為的也不過就是豐收之後的喜悅,將去年的陳糧都拿出來,新糧留夠自家吃用和送人的就全賣了,自此農忙算是告了一個段落。
很少會有人關心一些數據,尤其是當代的年輕人更是對時事政治等新聞不過敏,更有的甚至認為所謂的報道不過是一種粉飾太平,出的數據也是不真實的。
但是這樣枯燥無味的數字對有的人來說卻很是重要,簡簡單單的幾個數字排列有時候可能關乎著民生,關係著未來。
辦公室內一個五十多歲的男人拿著報道的紙張看得分外仔細,他的桌子上還放著其他摞起來好幾摞的文件,手邊的熱茶也早已沒了熱度。
男人拿起已涼的茶水喝了一大口,苦澀的滋味在口中蔓延,他兀自喃道:“苦點也好,這樣我才能精神些。”
放在桌麵的文件其中一句很重要的總結赫然是今年的糧食收成是往年的三分之一,國庫預存物資下降五分之一。
不要小看這小小的幾分之幾,泱泱大國糧食物資儲備是何其重要,而從數字便可看出這一年的種種災害是多麼的嚴峻。
敲門聲響起,門外的人在得到應允後推門而入幾步上前說道:“總理,贛省柴縣發現鎘米,近百萬斤糧食受到汙染,涉及土地達4500餘畝。”
“你說什麼?”男人右手不禁砸向桌麵,低壓的嗓音裡是可見的怒氣。
倏爾起身轉了幾個來回後道:“通知他們開會!”
一場鎘米風波自此開始席卷全國。
一個人因鎘米中毒而死去後可能無人理睬,十人或許沒人重視,那麼百人呢,千人呢?
還記得那場烽煙落寞的疫苗事件嗎?這次的鎘米事件和它多麼相似,不知多少有毒大米在市場上流動!
“整治問責了十了個人呢。”
“有用嗎?有多少鎘米已經被吃了,還有多少辨彆不出來的?讓大家怎麼辦?”
“嗬嗬嗬嗬嗬嗬,無話可說!”
……
網上的轉發評論漸漸火熱起來,但很快又消弭下去,因為每天的爆炸新聞實在是太多了,而且比起時事政治大多數人更感興趣的是娛樂圈的明星八卦。
有人漸漸不再關注此事,但有的人卻是不得不重視!
會議室裡一番討論後,針對此事終是下了結論。
調查組分批分線下去視察,所有不符合國家規定的汙染企業全部封停,不合格的礦山礦場全部停業整頓。
這次的宣傳口號就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
轟轟轟烈的整頓行動,使得每天勞於生計的普通百姓也聽聞了些許風聲。
“聽說了嗎,隔壁縣鎂礦停了。”
“早就聽說了,還不止一個礦呢,咱們這有幾家不也停了嗎,說是讓那個煙兒得冒白色兒,不然不讓乾活。”
小廣場上的大爺大媽們頗具八卦精神的聊得很是熱鬨,經此路過的唐風和林沐清也不由跟著聽了一耳朵。
唐風:“看來這次上麵還真是下了力度。”
林沐清望向陰沉的天空轉瞬後低眸,長長的睫毛落下一片陰影,“有措施總比沒有好。”
“那是肯定的,但就是不知道後續怎麼樣了,你知道的有時候政策是好政策,可實行下來……”
唐風未儘的話語林沐清當然明白,一個偌大的國家機器在運轉,誰能知道哪顆螺絲是好的,哪個零件被腐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