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因7 桌麵上的礦泉水已經打……(2 / 2)

所向 李玉棠 5712 字 10個月前

對此,嶽棠對何麗蓉有了更為深入的認識,控製欲極強的何麗蓉做決定武斷,任何事情都不聽取彆人的意見,認為自己的才是正確的,絕對不會聽從彆人的勸阻,而且自己的想法就是命令,在生活中,希望周圍的人都要以自己中心,如果有人提出不滿,就會令其氣憤或不自在。

在此基礎上,會把自己的失誤推卸到彆人身上,即使自己做錯了,也會認為不是自己的錯,而是你沒有按照她的想法去做。承認錯誤對於何麗蓉來說比直接抹了脖子還要不可接受,這是麵子問題,也是關乎人格的事情,當然不可輕易鬆口,每當事情的發展超出之前的預料時,何麗蓉便會更加躁動,在這種情緒的影響下,通常都會變得不可理喻,而且渾身帶刺,見人就紮。可是,就是因為這樣的固執,很多事情在本可以獲得挽救的時候卻已經變得回天乏力了。

“天碩很懂事,不管我愛人如何打罵,在家始終都是逆來順受,而且一直堅持學習,後來,為了能夠考上理想的學校,我愛人讓天碩複讀了幾次,我心裡盼著,等孩子大了以後可能就會好些了,不至於每天因為學習的事情搞的全家人都不開心。但沒想到,好不容易熬到天碩大學畢業,我愛人又對他提了新的要求,讓天碩考國家公務員,以後必須從政。我理解,我愛人這是把自己的遺憾寄托在天碩身上,希望天碩以後能夠代替她完成理想抱負,但也不知道為什麼,考了幾次,天碩就是考不上,為此我們家裡又開始雞犬不寧,我私下裡勸過我愛人,如果實在考不上公務員,就憑天碩的學曆,也完全可以找一份不錯的工作,天碩這孩子性格內向,也不一定適合從政。但我愛人又和我大吵了一架,罵我是廢物,什麼都不懂,自己沒出息不能給兒子帶個好頭,就彆影響她給兒子製定職業規劃。我一看這事又被下了死命令,隻能盼著天碩好好學,爭取早點考上。我心裡何嘗不希望天碩能有個好前途,但我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強求的,天碩已經很努力了,看著我愛人每天在家要死要活的逼著天碩去考公務員,我夾在中間是一點辦法也沒有。”楊崇光講道。

“後來,天碩一直考不上公務員,隻能去圖書館乾臨時工,我看天碩上班以後挺開心的,很喜歡這份工作。後來我也打聽圖書館的一些事情,這是個事業單位,考編製競爭也不算激烈,如果天碩能成為圖書館的正式職工,以後也算有個保障了,最主要的是天碩這性格很適合在圖書館這樣的環境工作。可惜我愛人還是不同意,非說在圖書館上班沒出息,目前隻是過度,積累點經驗,就這工作,打死也不能乾一輩子,說出去都嫌丟人。既然這樣,我又一點辦法也沒有了,天碩也沒有彆的選擇,隻能全力以赴繼續備考公務員,唉,誰能想到,再往後就出事了。”楊崇光講道。

“那天天碩說去熟悉一下第二天公務員考試的考場,出門後就再也沒有回來,打他手機始終不接,我愛人在家氣地掀了桌子,我卻一直心中不安,因為天碩從來沒有這樣過。後來,警察找上門,告訴我們天碩殺人了,為此我愛人還和警察打了一架,說他們血口噴人。其實,我也不相信,天碩是個膽小的孩子,說話都不敢大聲。但警察說天碩自己都承認了,而且是因為感情問題殺的人,我不明白啊,這些年天碩身邊連個朋友都沒有,怎麼還會有感情問題。那時我感覺天都塌了,天碩怎麼能做出這樣的事啊!出事後,我們找了律師,律師說很難,天碩這情形十有八九得死刑,建議我們積極賠償,爭取被害人家屬的諒解,我們拿出了所有的錢,但這些年也沒什麼存款,後來想去和親戚借錢,但這些年我愛人瞧不起我們家這邊的親戚,都斷了往來,她娘家那邊也很少走動,我們能拿出去的錢不算多,後來把房子也抵押了。我們想儘一切辦法,最後還是沒能保住天碩的命。我愛人就和瘋了一樣,到現在還堅決不承認天碩的事,她受了太大的刺激了,彆說她了,我現在半夜裡也是動不動就驚醒,我真的沒辦法接受天碩殺人啊,天碩已經賠命了,而且走之前都沒見我們最後一麵,我受不了啊,唉……”楊崇光講著,此刻已淚流滿麵。

征服欲強、控製欲強、尊嚴意識強,強勢女人特彆渴望他人的肯定和尊重,這是她們人生最重要的動力來源,而目的性強的人,非常需要有一種能夠對外部世界進行支配和控製的感覺,如果這種感覺有所缺失,她們就會非常惶惶不安,這就是征服欲和控製欲的根源。

控製欲是指人對某事或某人的絕對支配或占有的欲望,被控製者思想上和行為上都不允許違背控製者,通常,內心越是缺乏安全感的人,控製欲望越強烈,那些謹小慎微、追求完美、心裡總不踏實的人更希望控製彆人。

綜合楊崇光的講述,嶽棠心目中的何麗蓉便是以上這種形象,何麗蓉對楊天碩寄予厚望,立誌將其培養成自己心目中的人才,自幼年便對楊天碩進行高壓管理,在這種可怕的控製欲下,楊天碩變成了一個沒有自主意識的人,性格內向,膽小懦弱,完全被與世隔絕,此後的楊天碩一旦受到外界刺激,極有可能做出瘋狂舉動。

控製型家長一般都是太在乎自己的孩子,把孩子當作“傀儡”,從小就要求他一切按父母的要求行事,把他控製得緊緊的。不管孩子願意與否,不管收效與否,把他折騰得“體無完膚”,剝奪了他的童真和快樂。長期受到家長控製的孩子,一直遵從家長的要求,按照家長的規劃,沒有一點自己的想法,隻是如同機械一般聽從指令。他們很難擁有決斷力,當麵臨人生重大抉擇的時候,就不知該如何是好,這也讓他很難對自己和他人負責。何麗蓉對楊天碩的過度控製,使楊天碩產生焦慮的心理情緒,甚至造成心理失衡,讓楊天碩從小到大體會不到自我的價值感和存在感,感到自己的人生都是被安排好的,在沒有人生目標和方向的情況下,楊天碩幾乎處於迷茫的狀態。更可怕的是,這些控製都打著愛的名義。從心理學來看,無微不至就等於無惡不作,這不得不讓人感歎,愛,多少傷害都是打著愛的旗號在作惡。

一旦你將對方視為你實現你目標的對象和工具,那麼不管你的目標看似多麼偉大,你都對那個人造成了傷害。家長的控製,就像看不見的一雙手,將孩子一點點推向深淵。畢竟,一個身體隻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家長的控製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嶽棠想,如果何麗蓉不以自己的期望為楊天碩規劃人生之路,而是以陪伴的姿態,讓楊天碩在被需要時給予支持和關懷,讓楊天碩做獨立的自己,活成他想要的樣子,那悲劇是否能夠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