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做菜也都是何麗蓉親自下廚,何麗蓉會嚴格控製食物的油鹽醬醋使用量。
其實,當時家裡的經濟收入非常有限,楊崇光隻是街道辦的一名合同工,每月到手的薪水少之又少,作為教師的何麗蓉也是收入有限,每個月還要拿出固定的部分用來償還當初買房子的欠款。
於是,在有限的收入下,全家隻能在節衣縮食的前提下來保障衣食住行,特彆是為了給楊天碩購買各科各業的學習類書籍和報名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補習班,每月收入毫無剩餘,每天的餐飲保障在經過節衣縮食後隻能控製在有限的範圍內。
記得楊天碩第一次抱怨餐桌上的食物難以下咽時,便換來了母親的無儘怒火。
那是一個寒冬,菜價普遍上調,為了節省開支,楊崇光會根據何麗蓉的指示,選擇性地購買一些便宜蔬菜,似乎除了南瓜、白菜、土豆之類的,也沒有其他選擇。
為了執行每餐必須有青菜的原則,一家人已經連續吃了十天的白菜。和之前一樣,這晚的餐桌上仍是清炒白菜和水煮南瓜,饅頭還是中午剩下的,即便是有著每日都會上桌的玉米麵粥,這讓楊天碩難以提起食欲。
“我聽同學說,昨天他們家吃的是紅燒排骨,還有鹹鴨蛋。”楊天碩小聲嘟囔,這種逢年過節才能吃到的食物,似乎在同學家裡成了家常便飯。
隻聽“啪”的一聲巨響,何麗蓉摔了筷子。
何麗蓉感覺尊嚴被踐踏了,兒子這句話徹底激怒了自己那顆極度敏感的心。
生活拮據本就是萬般無奈,在外麵時,何麗蓉會將自己的家誇讚成一個生活富足其樂融融的環境,麵對那些條件好的同事和朋友,打死也不會承認當前家裡麵臨的窮困窘境。
何麗蓉會想儘數種辦法來化解缺錢的尷尬,虛榮心作祟下,何麗蓉不允許任何人看輕自己,即便是一句玩笑話也會據理力爭。這也讓認識何麗蓉的人隻清楚她的強勢,而難以看穿她極力掩藏的窘迫。
“吃飯吃飯,天碩還小,不懂事,彆生氣。”楊崇光見狀,趕忙安撫妻子情緒,然後低頭扒菜喝粥。
“你就知道吃!”何麗蓉拍著桌子。
楊崇光是個安於現狀的人,幾乎任何事情都不會主動爭取,每月賺的錢也全部上交妻子,唯一的娛樂就是利用空閒時間和街坊鄰居聊天扯皮,整個家屬樓都知道楊崇光是個老好人。當然,更主要是怕老婆。
家裡的事情,楊崇光一向不會發表意見,因為何麗蓉會都安排好一切,楊崇光在這種逆來順受的環境下卻感覺不到任何不快,反而為娶到一位能夠打裡打外的妻子甚感滿足,自己落個輕鬆,什麼都不用管。
楊崇光對自己在聽從妻子管教方麵表現地順其自然,至於不許吸煙喝酒打牌之類的規矩,楊崇光也全部遵照執行,反正每天生活的也很愜意。看著其他家庭的男人因為醉酒或者打牌晚回家後吵架,反而會嘲笑那些不良嗜好過多的男人,給他們打上“不顧家”“不正經”的標簽。
但是,每當何麗蓉在家發脾氣時,楊崇光的恐懼感完全不亞於楊天碩。特彆是因為楊天碩表現不佳導致何麗蓉生氣後,楊崇光在害怕的同時也為難不已,唯一能做的隻有說幾句不痛不癢的話,然後趕忙收拾完家務,接著迅速逃離家中,展開晚飯後的散步計劃。
眼看著兒子每天的生活狀態,楊崇光說不心疼是假的,但在何麗蓉的高壓之下,楊崇光完全沒有發表意見的權利,而且也心知妻子做的一切也都是為了兒子好,自己隻能無聲支持。
“你給我記住!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你好!你為什麼不領情!”何麗蓉憤怒之下,指著楊天碩喝道。
楊天碩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低著頭一句話都不敢再說。
在母親不間斷的數落聲和父親急匆匆喝粥的吧唧嘴聲中,楊天碩默默地抓起筷子,用顫抖地手夾起南瓜塞進口中,雖然感受不到任何滋味,但還是強忍著咽下。
“快吃!吃完趕緊背書!”看著兒子慢吞吞吃飯的樣子,何麗蓉暫時饒恕了楊天碩剛才失言的過錯。
楊崇光看著暴風雨已經平息,趕忙站起身子收拾好廚房,然後悄聲離開了。
通過此事,楊天碩記住了一點,母親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好,即便是食之無味的飯菜,但隻要是出自母親之手,也必須得吃完。因為這是母親做的飯菜,自己沒有資格去發表意見。
最悲哀的是,自從這次飯桌上的不愉快發生後,何麗蓉對每日的飯菜標準控製的更加嚴格,在粗茶淡飯的基礎上,對每個人的食量也做出了限製。
楊天碩正在長身體,所以在每一餐的食譜上都加了一個雞蛋,而且一天固定的口糧不多不少,必須嚴格按照何麗蓉的定量來飲食。
至於楊崇光,在之前的食量基礎上又被無情壓縮,一個成年人看著每頓那一小碗青菜和小小的兩個饅頭,著實填不飽肚子。
但自從家中飯桌上的規矩改變後,全家人都是各吃各的,沒有所謂的幾菜幾湯之說。這也導致楊崇光在很久一段時間裡都無法吃飽,而年幼的楊天碩卻也為突然增長的飯量造成消化不良,腸胃經常疼痛。
同時,楊天碩學乖了。在家中,除了有關學習的話題,楊天碩不會再多一句嘴,因為一旦說錯任何一句話,免不了會引發母親的無情怒火和無休止斥責。
楊天碩是沒有童年的,整個小學期間,楊天碩沒有外出遊玩過一次,除了去學校讀書便是在家學習。為了給楊天碩製定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家裡的電視信號早被何麗蓉掐斷,楊天碩隻有在每年春節去爺爺奶奶家中時才能看一會兒春晚。
春節那天,是楊天碩一年中最為幸福的日子,因為除了完成當日上午的學習計劃外,下午到晚上的時間何麗蓉會準許楊天碩和親戚家的小孩們玩耍。雖然楊天碩對於玩遊戲甚感陌生,但僅僅是看著家中的同齡孩子聚在一旁玩耍,楊天碩也會感覺心中一陣輕鬆。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楊天碩升學初中。在小學時期,楊天碩各科目成績均位列全校第一,這是何麗蓉一直以來炫耀的資本,何麗蓉非常滿意,認為自己的教育方式非常成功。於是,何麗蓉在楊天碩升學的那個暑假,又精心製定了新的學習計劃。
新的學習計劃製定完畢,這也成為了楊天碩噩夢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