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上大學的我抱著忐忑和興奮拒絕了父母家人要來送行的請求,毅然決然地選擇自己坐火車來到這個離家很遠的地方讀書。我不害怕陌生,也不害怕孤獨,我總是這樣認為我自己的。
“你們好,我叫周舟,是四床。”
這是我邁進寢室門說的第一句話。我以為我來得最晚,同寢室的室友們一定早都到了。
“哎呀,快進來快進來,以後你和我們家童童就是室友了。”
說話的是一個不胖不瘦的阿姨,看著熱情而又開朗。
運氣不錯。
我心想,還是個四人寢。上床下桌總好過八個人六個人擠在一起。
寢室不大。
那個阿姨笑盈盈地看著我,一邊不忘指揮鋪被褥的叔叔。下麵則坐了一個戴眼鏡紮馬尾的小姑娘,看著白白淨淨瘦瘦小小。
許多年以後,我甚至已經記不清當時大家的樣子,寢室的樣子。但唯獨記得那個大大的眼鏡框。
我也不知道是眼鏡太大還是她的臉太小,反正那個大大的眼鏡,圓圓的,總是出現在我之後的回憶裡。
“你好呀,我叫孟童童,我是三號床,咱們倆正好挨著。”
看見我拎著箱子過來,你也急忙起身,在媽媽威逼利誘的目光下開始大學生涯的第一次社交。
“以後你們就是室友了,得一起住四年,可一定要互相幫助。”
孟童童媽媽好像擔心她女兒受欺負一樣囑咐我。
“阿姨放心吧,我們一定會好好相處的。”
家長的顧慮無非就是這些。聽了我的話,她媽媽好像也放心了一些。
“怎麼沒看到你爸媽一起來?”
孟童童盯著開始準備掏出濕巾擦桌子的我,還是沒忍住一般問出來。畢竟大學開學,正常都是有父母家人來送行的。
“我沒讓他們來,畢竟從我家坐火車到學校也就一個小時。”
這是事實,我家離學校很近,近到隻需要坐一個小時火車再直接搭地鐵就能到校門口的程度。再者說,我從小獨立慣了,從初中開始住校,這點距離,還沒我上高中的通勤時間長呢。
“阿姨,您手裡的抹布能借我用一下嗎?我這濕巾好像不夠用了。”
適當的自來熟可以拉進距離,更何況,我這的濕巾要把桌子和櫃子都擦完確實不夠。
“童童,你快把抹布洗一下給你同學遞過去。”
果然,因為這一塊抹布,我和她一家人的距離迅速拉近。她爸爸甚至還用自帶的鐵絲幫我也加固了床板。
之後的對話除了寒暄就是寒暄,禮貌中帶著客氣,客氣裡又夾雜著一絲友好,就像無數大學生開學的第一天一樣。
開學的第一晚隻有學生能住在寢室,家長們安頓好孩子,再在校外住一晚,準備明天繼續幫孩子整理寢室然後開年級大會。開學的流程就是這樣。
開學的第一天,孟童童陪我去樓下阿姨那買了被褥。我還和他們一家三口一起去食堂感受了學校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