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皎月的一番話確實勸動了自己的母親,是啊,魏國畢竟是鄰國。女兒在那兒,能給自己杜家帶了多大的幫助嗎?倒確實不如嫁在涼國的權貴家中。
可她是嫡女,也不好去做妾。嫡女去做妾那是自毀門楣的事。
她也拿不定主意,把這事給老爺說了。
“哼,婦人之間。魏涼兩個必有戰爭的時候,說個不好聽的,現在上層誰家不是兩手準備,兩頭站隊。”杜老爺的意思很明白。自己女兒就要嫁去魏國。
“魏國朝政均有司馬一家掌權。司馬瑞現在是太傅,在魏國可是說一不二。他那兒子更是比他更上一層,現在能娶我的女兒,那是咱們書香門第,傳出去的好名聲。”
“女兒家的,就該乖巧聽話,才好相夫教子。咱們女兒就很好,要不然這門婚事為何獨獨落在了咱們家。”
杜夫人又說了幾句,惹了他不快,他說:“我告訴你!即便是有問題,即便她嫁過去就死在司馬家!那也要嫁!一個女兒家能有什麼出息?換我杜家的百年輝煌不好嗎?咱們還有如兒,他才是咱們杜家下一代的根骨。”
杜老爺說的杜如,就是杜皎月的大哥。也是出生就背負了杜家命運的下一代掌舵人。
杜夫人想到自己兒子,也終於明白了杜老爺的意思,再也不提讓自己女兒留在涼國找人嫁了的事。
杜皎月梳著頭發,聽著身後一個陌生丫鬟低聲的複述,點點頭,示意她下去吧。
原來爹爹也知道,司馬家這樣高的門庭,卻願意娶自己為妻是有原因的,更甚至是一些不好的東西,但他仍然接過了司馬家遞過來的姻緣。
是啊,從小就這樣,早該習慣的。嫁去魏國離開讓人窒息的杜家,有了對比,大約還是不錯的。
臉生的丫鬟悄悄的走了,一路就回到了杜夫人院子裡。
打頭一個管事看到了,就問她你怎麼不在夫人麵前當值,她說自己是接到了徐管事的信,舉了下手裡的果籃。“新下的茄梨到了,我正要擺在夫人房中呢。”
管事一看,點了點頭,沒再找她什麼茬。
杜皎月麵無表情的封著蓋頭,她的婚事已經成為了定局,那合該是準備這些婚嫁用品的時間。
因為是兩國之間,司馬家的那位公子必然不會前來接人,而是派了人護送著聘禮來了涼國的杜家。
杜家也回了嫁妝,畢竟還涉及到兩國的情麵,涼國當政的君主也給添了嫁妝,送去魏國。之後,就是讓杜皎月提前出發,不要耽誤了吉日。
大致就是雙方東西都換完了,就差個人過去了。
杜皎月坐上了馬車,晃晃悠悠的要去麗江渡口,然後乘船渡過麗江。之後就會有司馬家那邊的人接她,接她到一處院子裡住。
等到吉日了,就從那處院子,把她往司馬家裡接。
跟隨杜皎月一同去魏國的,也相當於是杜皎月這邊的娘家人的是杜二。
杜老爺是老大,嫡子。杜二,就是杜二爺,他嫡親的弟弟。就是因為不是長子,沒能接手杜家,但也有不錯的官職,此番他替大哥送杜皎月去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