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說女子本弱,為母則剛,更何況賈敏這病多半是心事引起的,與林如海聊過之後,不過兩日,賈敏就可以起身下床處理家事了,收拾搭理完林如海林瑜的行裝,賈敏翻著府裡的人丁冊子,盤算著人員去向。
林瑜去了西北,路途遙遠,又不安全,必得派些青年壯力跟著才行,還有林如海那裡,算來算去,家裡的人還是少了些。不過府裡伺候的人少,以後再買就是了,跟著他們爺倆的人一定要是得力信得過的,所以賈敏一切都是緊著他們先來。
鹽務上的事本是要事,朝廷催得厲害,旨意下達不過兩日,就要林如海儘快到任,不過皇帝老兒還算不錯的,旨意上對林如海的能力很是認可,多有勉勵之意,還賞賜了不少東西,這一下又讓朝廷裡的人摸不著頭腦,這皇帝陛下究竟對林家究竟是個什麼態度啊。
不過如何,日子還得過下去,賈敏儘管再不舍,但還是送了丈夫兒子上路,回到空蕩蕩的家裡,想起從前一家四口都在的時候,不免有些傷心。
感覺到了母親的失落,一旁的黛玉輕輕牽上賈敏的手,起碼這會子還有她這個女兒在。
賈敏也感覺到了,衝著閨女笑了笑,環顧院子,笑道:“來的時候匆忙,還沒覺得,看起來家裡實在太空了些,該去買些花花草草的移栽過來才是。”
一旁的龐三家的笑道:“之前大爺買過一批,都種在了後花園,這會子開了春,也是好看的,太太不如過去看看?”
回了京城這麼久,一直忙著走親戚赴宴席,哪裡有空好好看看這個家,賈敏長舒一口氣,故作輕鬆地看著黛玉,笑道:“得了,以後就剩咱們娘倆相依為命了。”
事情很多,但是再多,也要一件事一件事的慢慢來,不過做這些事情的時候,賈敏把黛玉帶在身邊,就像從前賈母教導她一般教導黛玉。
“當初離京時,這邊的幾處買賣都轉讓出去了的,家裡的地又多在南邊,京城這邊隻剩下幾座莊子,雖說不大,但是也夠平日的用度了,”賈敏盤算著,對龐三家的吩咐道:“你出去告訴林忠,京城裡的水深、門道多,一不小心就會著了彆人的道,買地的事不著急,慢慢來,穩妥為上。”
龐三家的應了下來,沒一會兒,管事的老嬤嬤就帶著五六個小女孩兒走了進來,都是跟黛玉差不多的年紀,穿著清一色淺粉色衣裳,高矮胖瘦不一,整齊地站好,想是事先調教過,臉上沒搽脂抹粉的,個個都垂手肅立,瞧著很是清爽。
老嬤嬤行了一禮,跟著回話,道:“太太,這是之前挑出來的家生子,已經教過規矩了,請太太過目。”
賈敏笑吟吟地看著黛玉,道:“瞧瞧去,以後就讓這幾個去服侍你,可好?”
黛玉扭頭一一掃過麵前的幾個女孩兒,她一直跟著賈敏住,早就知道這幾日府裡都在為自己挑選丫鬟,也沒有多意外,笑著說道:“都聽娘的。”
到底是做了多年的管家太太,賈敏十分細致地詢問起各人的特長、家庭情況,從前又是在哪裡做活,根據這些挑了兩個特彆出眾的做了二等丫鬟,其餘的當作三等。
龐三家的揮揮手,示意她們下去,後麵一波又上了來,同樣帶上來一群男孩兒女孩兒,卻與方才形成鮮明對比,光是行禮的動作都是雜亂不堪,顯而易見,這是提前教導過的,但是教導地不夠充分。
這些小孩的年紀要大些,大多是在十到十四歲之間,這些賈敏就不看了,一旁的龐三家的做代表,詳細問了她們的籍貫家世、特長等等,專挑那些口齒清楚、手腳麻利、忠厚老實的,就這樣又挑了將近十來個,外頭買來的比不得家裡,還要交給管教媽媽教些規矩。
其實論起來,跟著賈敏進京的下人也不少,就算給林如海林瑜帶去一部分人,剩下的伺候賈敏黛玉母女兩個也是綽綽有餘的,但是值夜,漿洗,廚房,宅院大,除了住的主屋,其他彆院雖不住著,但是也要派人看著,還有後麵園子的花草樹木、池塘山林,也得有人打掃,還有黛玉,一日大似一日的,賈敏有意把她身邊伺候的人員配齊。
一大早,黛玉從溫暖的被窩裡醒來,床頭鈴鐺微響,窗沿外站著一溜兒的丫鬟魚貫而入,手裡捧著熱水、巾帕、青鹽、漱口的茶水等物,碧雲碧琉把杏黃的帳子掛起,何媽媽抱著黛玉坐了起來,溫熱的棉帕輕輕敷在黛玉臉上,順便清了清眼角。等黛玉清醒了,何媽媽這才伺候著黛玉穿衣洗漱。
一套流程下來,屋子裡的丫鬟也不慌亂,反而進退有度,行雲流水,十分熟練,十足十的豪門大族的架勢。
家裡就剩下娘倆個,飯自然是要在一處吃的,早上黛玉在自己屋子裡喝了一碗熱湯,暖了胃,就往賈敏的屋子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