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 赤霞村外(1 / 2)

豐收記 盈盈一脫 3695 字 10個月前

豐收聽孫寡婦有事求她,忙問是什麼事。

孫寡婦笑道,“你彆看我是個寡婦,可偏生就是愛個花兒粉兒的,妹妹你這次去趕大集,幫我看看有沒有什麼好的花幫我帶兩盆,不拘是玫瑰牡丹月季芍藥的,隻要那種開花的都成。這有二錢銀子,妹妹你先拿著,不夠了回來我再補給你。”

豐收收了銀子,又問道:“幫姐姐帶個東西自然沒話說的。隻是現在正值冬日,不知道可還有沒有花賣的。小妹自然是儘力為姐姐尋訪,若是沒有姐姐可彆怪罪。”

孫寡婦忙不迭答道:“這是自然,我不過想著這出去一趟機會難得,若是沒有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豐收又問:“若是有好花,孫姐姐你最多可以接受多少錢的呢?我也沒買過花,對於價錢不懂得,怕真的有緣碰上了,又因為價錢買不成。”

幫人代購自然沒問題,但是萬一到時候因為錢的問題鬨了糾紛就尷尬了,不如現在多問一句。

孫寡婦遲疑一下,說道:“哎,聽說有人為了好花,幾十兩幾百兩都花出去了,咱也不是那有錢人家,至多妹妹再幫我補二錢罷,再多我也生受不起了。”

一切打點妥當,錦源手中小鞭子一揚,小驢車嘚嘚地出發前行了。

沿著山路慢慢地蜿蜒而下,依舊是一片青山綠水,景致頗佳。豐收遠眺層層疊疊的山巒,方才忽覺天地之大。

偶爾路上還有誰家散放出來的牛,堵在路上一臉閒散的嚼著草,看著走過來的二人一驢。這樣清閒的日子,就連這些勞苦的老黃牛都顯得格外的舒適。錦源朝它們揮揮鞭子它們才慢悠悠的散開了。

這一切在豐收看來都那麼有趣,一路上拉著錦源東指西看,嘰嘰喳喳。

山道邊也有一兩戶散落的人家,豐收透過林木瞧去,也見是一派殷實模樣:那門前載著果樹,院裡種著花草,屋簷下晾曬著果脯、臘肉、香腸,就連房頂上還趴著幾個黃澄澄的大倭瓜看著喜人。院裡養著一條肥肥的大黃狗,瞧見他們吠叫兩聲,看他們隻是路過又趴了下去曬冬日暖陽。

豐收的眼睛一直離不開那戶人家,戀戀不舍直到看不到了這才轉回了頭,說道:“真好,這家人準過得挺幸福的。”

錦源悄悄看了豐收臉上的期待,啥也沒說,就嗯了一聲。

豐收倒是開始暢想起來了:“咱們的院子多空呀!將來咱們也在院子裡種點果樹,嗯——種點杏,種點棗,種桃子也好,春天來了桃花開得粉紅,多熱鬨!”

錦源還是嗯了一聲,心裡默默記著豐收說過的品種。

“還可以種一顆無花果,我感覺那玩意挺好養的,結的果也多,熟透了的無花果新鮮摘下來就吃,可甜了!”

“咱們若是有閒心,也學孫姐姐一樣,在院子裡種點花,又香又美。”

“哦對了對了,也應該養一隻狗,再養一隻貓,那才有意思呢。你說貓兒狗兒會打架嗎?哈,打架也有意思。”

錦源就是不停的點頭,專心的記。

早上起得太早,五更天就被拉了起來,豐收這一路雖然興奮,但是漸漸的也就又被困勁蔓延了頭腦。終於嘰嘰喳喳的嘴巴慢慢停了下來,晃晃悠悠又要睡過去。

再次睜開眼,已經是到了山下了。

適從碧山下,又至綠水畔。眼前的具有彆樣風味的美景再次激活了豐收,她指著那條翠帶一半的河流問錦源道:“這條河好漂亮啊,它有名字嗎?”

“有。”錦源催著小驢車緩緩從石橋上走過,帶著豐收從那河水上橫跨到對岸去。“叫做牛叫河。”

豐收伸頭去看橋下的河水,是她難得見到的清澈,因他們這片地域氤氳著來自南方的溫暖和濕潤,河麵未曾結上厚冰,還能看到有靈活的魚在石頭間往來翕忽。本以為這樣靈秀的水會有一個漂亮的名字,聽見錦源說出牛叫河三個字,豐收忍不住笑了。

他們過了橋,豐收再回首觀望,瞧見他們方才走過的橋是用色彩斑斕的石頭砌成,與剔透的河水和蒼翠的遠山形成一幅色彩鮮明的畫卷,她忍不住又伸出手比做畫框,默默在心中構圖。碰巧這個時候一個老農趕著牛車從橋上悠哉而過,豐收莞爾一笑,這老農與牛車出現的妙,畫麵立刻有了生活氣息。

豐收放下手笑道:“牛叫河這名字不錯,又好記又有生活趣味。”

此刻已到正午,豐收感覺肚子越來越空,不一會兒便開始咕咕叫起來。

錦源像是早猜到她的窘境一樣,在她身邊柔聲說道:“再往前走一點兒就到了崖底村了,我們去那邊討點水,吃點東西再上路。”

果然沒一會兒便見密密的一排村落,就連他們走的土路也變成了石磚鋪路。這崖底村的房屋鱗次櫛比,家家都是磚瓦房,有的殷實人家還起了高高的門樓,瞧著很是氣派。

有一戶人家門口有一個老婆婆抱著娃娃在門口曬太陽,錦源趕著車過去,笑著說道:“大娘,我們是山上赤霞村的,趕了半天路了,跟您老討口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