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章 歸家的溫暖(1 / 2)

豐收記 盈盈一脫 3590 字 10個月前

一言既出,語驚四座。姐妹兩個前所未有的默契,異口同聲道:“我不要嫁人,一輩子不嫁,陪著爹爹。”

郭老爺甚是幸福笑嗬嗬地拉過兩姊妹的手說道:“可是爹爹又陪不了你們一輩子,將來爹爹歸了西,留下你們兩個孤女是承繼不了這家業的,必有族人出來找一個族中子弟繼到我的名下。彆說這番產業叫他們分去,就是爹爹棺前摔喪駕靈之人都不是我兩個最親最疼的女兒,反是不認得的彆家子弟,爹爹看著該多傷心啊!”

父母之愛,計之深遠,連自己死後都要替女兒們考慮周全。

幾句話把郭憐芳的眼淚說得決了堤,就連老成持重的郭綠羅眼圈也泛起潮紅。

郭老爺繼續說道:“所以呀,你們趁我還硬朗,慢慢地挑一個如意郎君,一來解我日後顧盼之憂,二來亦可成你們的左膀右臂幫你們料理家業。”

一番話入情入理,不自覺就要往人的心裡鑽去。自此之後,兩姐妹將比拚管理家業的心收了七八分,多些時間便留意起安慶縣內的青年才俊來。郭家又恢複之前的和諧平靜。

郭家這邊暫且不表,卻說豐收一行三人徐徐而行,已是離安慶縣越來越遠。武寶跟著驢車送了一裡又一裡,依依不舍,總想再遠送一步。

豐收提醒他,他總說:“不妨,我的馬快,不像你們的驢車要慢慢行,這點路我打馬揚鞭一會就到。”

一直行到太陽西斜,沉沉欲落入遠方山峰之後,他這才反應過來:“哎呦,怎麼這個時候了。”

錦源悠然地揚鞭催驢車前行,不緊不慢地說道:“至多再走一個半時辰也就到我家了,你也彆回了,跟著去我家歇一晚再說。”

豐收笑嘻嘻地對武寶說:“武都頭,古語有雲,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你今日可謂是親身實踐這句至理名言,受教受教。”

武寶咳聲歎氣:“一個村姑也會咬文嚼字的掉書袋了,這什麼世道。”

錦源總是第一時間力挺豐收:“豐兒說的話總是有道理。”

說話間,他們已經到了崖底村,豐收又看到那個老婆婆帶著小娃娃在門口玩耍,豐收正想問一句好,那老婆婆先笑著開口了:“你們可算回來了,我這幾天總想著怎麼還不見趕集的人回來呢!大節下的可彆出事了。”

未曾想到竟然還有人會惦念兩個過路人,豐收心中感到無限溫暖。

小娃娃也嘿嘿地笑起來,那一雙豆子一樣的小圓眼還是緊緊地盯著豐收,好像很高興見到她似的。豐收這次沒再手足無措,笑著迎上去往娃娃塞了好些糖果零食。三人又喝了老婆婆一壺糖水,繼續往家的方向趕去。

太陽落下去後,很快山路就變得晦暗,豐收一行在向家的方向做最後的衝刺。之前半山見到的那些人家已經點起燈火,溫暖的橙色點綴著墨綠色的山巒,更勾起途徑的旅行者對回家的渴望。

出發時明明妙趣橫生的路,此刻黑黢黢的仿佛永遠走不完。豐收沒過一會兒就要問錦源一句:“還有多遠啊?”錦源總是耐心地回答:“馬上就到了。”

當兩人第十次重複這兩句對話的時候,武寶終於忍耐不住開口了:“好嫂子,莫問了,我大哥說‘馬上’就到,你們那是在驢上自然到不了。不如你下車來,上我的馬,真就馬上就到了。”

玩笑間,路程總算沒那麼難熬,很快進了赤霞村。

沒走幾步,村路上一盞燈搖搖晃晃地迎了上來,是錦大娘。

“娘!”豐收比錦源還先認出來那蹣跚的身影是誰,激動得從還在行駛的驢車上一躍而下——把錦源嚇了一跳——朝錦大娘跑去。

錦大娘也有些激動,笑著迎上了豐收的手,在她身上摩挲幾把,嗬嗬笑道:“小丫頭,想死人了,你們兩個不在,家裡可真冷清。”

“我也想您呢!在安慶縣裡有好多好吃的、好玩的!可惜娘不在身邊。”豐收順勢挽住錦大娘的胳膊,扶著她。

“嗯,我說摸著胖了,小饞貓準沒少吃。”錦大娘道,“家裡的飯以後吃著不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