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章 閒話京城舊事(1 / 2)

豐收記 盈盈一脫 3472 字 10個月前

錦大娘略帶詫異地望了豐收一眼,不過她沒說什麼,低頭細品了一下詩句說道:“這詩倒是配她。雖說現在人人都說她是反賊,但不影響她是個有膽有識、重情重義的奇女子。”

“第二位王妃亦是名門,五世列侯,代代書香,乃是學海文林中的翹楚。這位王妃更是自幼的聰慧,過目不忘在她不過尋常本事,所喜才思敏捷,不過五六歲便在殿前接受先皇廷試,對答如流。時人都說這是文曲星下凡,可惜錯投了女胎。”

豐收又是冷哼一聲,就是神仙下凡也扳不回她性彆上的劣勢,若是性彆反轉,她便是朝堂上的新星,而現在隻能身處後院,屈居側妃之位。

也難怪反王能掀起那麼大的波瀾,隻看他頭兩位夫人,一文一武的輔佐他,再加上她兩個人背後的家族勢力,不翻個天還真是浪費了這資源了。

三人都聽得津津有味,忙趕著問後六位夫人的情況。

在孩子們的催促下,錦大娘繼續介紹:“第三位王妃倒是沒有這樣的顯赫家世,乃是商賈之女。但這位商人確實天下有名的‘趙十萬’,所以這位三王妃真可謂是活在金銀窟中,硬生生用珠寶美玉、綾羅綢緞堆出來的美人兒。”

豐收不解道:“區區一個‘十萬’就有這麼大的排場嗎?”

“你看看,孤陋寡聞了不是?”錦大娘指著她嗬嗬笑道。“人家是‘一日十萬金’,你倒說區區?”

聽得豐收吐舌,照這個斂金速度,隻需要幾十年這人就把人類所能開采到的黃金全收他自己家金庫了。雖說這個綽號必定是誇張,也可從中窺見其人是何等巨富。

“第四位王妃出身就更是與眾不同,隻消看她一眼就看得出來。卻是個金發碧眼的外族美女。”錦大娘道,“每次四王妃出行都是京中一道亮眼的風景,胡人侍女穿著輕薄飄逸的白紗裙,墜著七彩的寶石和羽毛,真好像異域幻夢中的場麵。”

豐收啪啪地鼓起掌來,前麵有文武兩方麵的人才,後麵又有大量金錢的來源,這還有外族勢力加持,這哪是娶老婆,簡直是為謀反找資源呢!豐收奇道:“這位王爺的妻子個個不凡,這樣大的勢力難道不會因此皇帝的猜忌嗎?”

想當年唐明皇奪取天下,蓋起了高高的花萼相輝堂彰顯他們兄弟之間的相親相愛,可實際上他每次爬上樓隻是為了監視那些王爺。看到王爺讀書入迷就疑心人家是看兵書,調查之後發現不過是樂譜這才放下心來。而本朝這位王爺,搜羅了如此多的資源,顯然是一個危險的勢力,為何皇帝對他一點兒忌憚也無呢?

錦大娘歎道:“帝王的心思咱們小老百姓怎麼懂得?聽說他們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兩個,自幼關係親密非常,先皇身體不好,諸多事情便要倚靠身邊人,他最親密信賴的就是這個親弟弟,日久年深也就是這樣的局麵了。”

這樣的兄弟關係,豐收又自然而然地想起經典的鄭伯克段於鄢一段,便將此故事講了出來,道出了那句經典語錄:“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隻可惜這位先皇尺度沒把握好,或是因為自己身體太差,最後沒能順利除掉這個反王,造成之後數年動蕩,江山社稷險些傾覆。

武寶在旁嘀咕:“好心機啊!”

“他們兄弟的關係並非如此。”錦大娘卻搖搖頭道,“他們兩個小時候因母後不受寵愛,被寵妃高貴妃百般陷害,若不是兄弟同心,早在幼年的宮廷傾軋中喪生,何來後麵二十年的共治天下?

況且王爺確實是傾儘所有心力,兢兢業業輔佐先皇,開始幾年或有些許質疑之聲,但他二十年如一日都是如此,還會有人懷疑他嗎?當時全天下都在讚頌,說他是一位舉世難得的賢王。不管是在朝堂還是在民間,他都是備受擁戴。”

寥寥數語,道儘這位反王跌宕起伏的一生,一路走來都是風光霽月,未曾想最後時刻卻成反王,為自己與皇兄相親相愛的故事畫上了背叛和悲劇的結尾,為天下所有信賴敬仰他的百姓帶來家家悲歌的滅頂之災。

豐收唏噓不已,以白居易評價王莽的一首《放言》詩的來為他的故事畫上注腳:

“假使當年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

錦大娘又將這兩句詩品了又品,點頭道:“不錯……不錯……當真如此。“而後她衝豐收誇讚道:“沒想到你個小丫頭還這麼多墨水在肚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