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情 退婚 利用手中的籌碼達到目……(1 / 2)

一世情退婚

----利用手中的籌碼達到目的是貴族自小耳濡目染形成的本能。

世家裡成長的孩子不乏天真,但再天真的孩子也會本能地運用手段達成目的,不管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哪怕是普通人在成長中也會變得成熟圓滑或者陰險狡詐不是麼?

她早分不清能稱上善良的人究竟是目的乾淨還是手段乾淨呢?

身為丹羽家身世曖昧無母親護佑的女孩,她的能量小得可憐。除了惠子嬤嬤是真心待她外,其餘的人並不可信。她不能讓人捉住把柄,挑出錯誤,因而一直以來,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能被眾位夫人容忍也是因為她夠安分。

啊啦,這樣安分的麵貌可不能被懷疑~

不過無人可用不代表無路可走。有時候看清人的關係派彆遠比用自己人更省事。嫻把玩著手中的茶杯,漫不經心地摩挲著手中細膩涼滑的白瓷,淺淺一笑。平日裡少說多聽多看無疑是正確的決定。在人們茶餘飯後閒磕牙的八卦中抽取真實有用的信息在需要時則成為了成功的棋子。

聽說菊代夫人最重規矩了。

聽說菊代夫人對精藏極其關心,並深存內疚。

聽說菊代夫人的左右手有一個侄女在織田姬身邊做工。

聽說那個侄女性格開朗外向,說話容易口無遮攔,喜歡添油加醋。

聽說紙音夫人頗有野心,想讓鹿臣與精藏一爭長短。

當然,這些‘聽說’可並不是查無證的虛詞呢~

嫻一邊梳理著貴族繁複的關係網,一邊挑取可用關聯,隨後向後一仰躺到榻榻米上,雙瞳放空,突然定下一個似是而非的方案。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局已布下,能做的就隻剩下等待了。

說是布局也太過慎重了。準確的來說她是在賭一種契機,或者人性罷了。在她的劇本裡,主角沒有她自己。作為寫劇本的人,連自己也一並悲劇了的話會很麻煩的呢!她不過是個曖昧的引子罷了。

如果說她做了什麼的話,那就隻有一樣。半月前去織田家與織田姬小聚,聊聊日常瑣事。順應貴族精神空虛愛好八卦的特色,嫻充分滿足織田公主冷傲的好奇心,自動送上自己的小道消息以供人消遣。

好吧,她承認她故意在織田姬喚人倒茶時漫不經心地提到那次賞櫻遇雨見到兄長大人之事。然後在織田公主示意的眼神下嫻輕歎:“上次與姬相約賞櫻本是美事一樁,卻不料陰雨纏綿,白白掃了雅興。現在想來仍覺遺憾不已!若是再約賞櫻,須得等到明年才可!”

“你倒是一如既往的多心。下次同去賞荷就是!你重那死物做些什麼!”織田姬詳怒,不過眼中彆扭的安慰嫻輕易就看了出來。

嫻展顏一笑,忍下心中愧意,隨後提到:“對了,提到那日,在路過昭和小巷時我曾有過片刻愣神,不知姬你可有印象?”

織田公主明顯提起興趣的頷首倨傲開口:“那時你麵色怪異,確實惹人生疑。你看到了什麼吧!”

嫻並不掩飾眼神含利帶諷,語氣冷然如金石相激之勢:“是啊!我倒是驚奇極了,居然有人和你我一樣有在雨天賞花的雅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