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的太陽揮灑著它那無上的恩賜,惹得外出的劉嫂一陣讚歎:“這個太陽曬死人,當年後羿咋沒把它也射下來!”劉嫂家裡有幾塊地,夏天到了,地裡的西瓜也熟了,劉嫂想:摘個回去給小意嘗嘗。
劉嫂彎下腰去摘瓜,剛起身走了兩步,瓜就碎了。西瓜被摔成了兩半,鮮紅的西瓜壤露了出來,西瓜汁流了一地,劉嫂不禁歎氣
“不知道還能活多久……”
調整好自己以後,劉嫂抱起一半西瓜就往家裡走。走著走著,劉嫂看著懷裡的瓜,想起了她的孩子,她的孩子最喜歡吃西瓜了,平子也是,劉嫂笑了。每年西瓜熟了的時候,劉嫂就會到村裡的小賣部去,因為村裡隻有小賣部才有電話。劉嫂打通電話後的第一句總是那句:小山裡的西瓜熟了,你小時候不是最愛吃的嗎?回……回來摘幾個帶城裡去吧……。但劉嫂等到的總是那句:媽,下次吧,我最近很忙。
事實上,劉嫂女兒也就是何平媽是真的忙,但她覺得能為兒子和母親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再苦也值得。每當她感到勞累時,她就會從包裡翻出一張孩子笨拙的塗鴉,頓時就感覺又有力氣了。
這張塗鴉是何平與何平媽分彆時畫的,何平知道媽媽很忙,留是留不住的。他能想到的能陪在媽媽身邊的辦法就是用一幅畫去代替他陪著媽媽。
何平與媽媽分開的那一天,他一個人在小山裡的村口坐了好久。村裡的小夥伴看不下去了,一起勸說何平和他們一起去玩,可何平怎麼也不應。小夥伴沒法,索性就一起陪何平坐在村口。
其中一個見這場景,不由笑道:“你說咱們這像不像看家的?”說完,還擺出一副看家人的樣子,惹得其他人紛紛笑出了聲。何平那麵無表情的臉上也終於有了些喜色,小夥伴們見狀,趕忙叫那一個接著說:“樹根,快快快,接著說。”
何平也坐夠了,乾脆起身對他們說:“走吧,去哪玩?”
小夥伴們一聽,脫口而出:“小池塘!”“走!”
劉嫂抱著瓜到了家,何平見她回來,立馬上前把西瓜抱了下來,把劉嫂扶到凳子上,坐著又跑回房間裡,把扇子拿出來給劉嫂扇風。張向意見如此,也跑去廚房裡給劉嫂倒了一碗水出來,劉嫂接過後一飲而儘。
緩過來後,劉嫂指了指西瓜,對何平說:“平子,去切西瓜,讓小意嘗嘗俺們這裡的西瓜有多甜!”“好嘞!”
過了一會兒,何平一手拿著一塊切好的西瓜走出了廚房。他先把西瓜給了劉嫂,劉嫂擺擺手說:“讓小意先吃。”何平一聽,忙說:“奶,你就吃吧,小意的,俺這就給他。”張向意也在一旁附和:“對啊,奶奶你就先吃吧。”劉嫂說不過兩個孩子,隻得拿著吃了一口。
多汁的西瓜瞬間就衝淡了夏日的炎熱,它的甜足以讓人難以忘懷。劉嫂覺得這瓜比去年的更甜,她笑著對平子說:“平子,快讓小意吃,這可比去年的瓜甜多了!你也去拿一塊嘗嘗。”何平把瓜遞給了張向意,張向意回了句“謝謝”。何平朝張向意笑道:“這有啥好謝的?不謝不謝。”
何平見張向意還把瓜拿在手上,催促道:“拿著乾嘛?快嘗嘗。”“哦,哦,好。”張向意趕緊拿起西瓜吃上一口。三秒後,張向意眼睛直放光
“這個西瓜好甜!”
何平聽後,雙手叉腰得意的說:“那可不!是不是比你們城裡的瓜甜?”張向意低下頭,沒說話。何平見他不說話,問:“你咋了?”張向意說:“其實我沒吃過多少西瓜……”何平疑惑,一個城裡孩子想吃西瓜,不是簡簡單單,怎麼可能十幾年來隻吃過幾次西瓜?
劉嫂也是這麼想。
張向意看見他們疑惑的表情,接著說:“我媽在我三歲的時候就帶著我去大城市找我爸了,她不相信我爸,真的不要她了,再然後我媽覺得她沒有臉再回來,就在大城市裡住了下來。每到夏天的時候,我媽就會和我講有個地方的西瓜特彆甜,一想到這她就吃不下城裡的西瓜。所以我也沒有吃上幾回。”劉嫂聽後,心裡堵得慌。張向意說:“有一次我就問她‘您是想念那個地方的西瓜,還是那個地方的人?’她笑著對我說‘西瓜想,人也想,一點一滴我都想。’”
劉嫂聽到這話,心裡更堵了,低聲說:“孩子,想你就回來啊,西瓜俺都給你留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