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和九年 思慮良久,尹孚大手拍案……(1 / 2)

欲上青雲 介觀 3200 字 10個月前

思慮良久,尹孚大手拍案,緩緩道了一句,“我等姑且便試試罷!”

三人欣喜,尹晗在圖紙上劃了整個京都以北的範圍,道:“如今流民所在範圍過大,須擇一處地州設為中心,中心為根,根深才能更好地開枝散葉,隻是眼下不知這處中心該如何抉擇。”

麥蘇木指著其中一處,道:“主人,易州如何?”

尹晗仔細打量這一點,考慮再三道:“易州恐怕不行,它距京都較近,流民數量或許不大,再者也不方便行事。”

可京都以北的範圍如此廣闊,怎樣選出絕佳之處?四人再次陷入沉思,倏地,尹晗與尹孚不謀而合道:“莫州。”

尹孚頗感欣慰,“長明,你來說。”

“是。”尹晗指著圖紙上這處地方,將自己的所想整個托出,“大紀每三十裡設一處驛站,莫州距京都有一千五百裡,青州、慈州與東來、拉罕接壤,它們二州距莫州同樣一千五百裡,故在此處紮根即可同時兼顧三方。受了戰火驚擾,流民斷然不會流至離戰火較近之地,隻會往內走,流民龐大,並非沿途的地州能夠通通納完。京都以南、賦稅極重的京都及周邊幾州皆不是他們的去處,而莫州地廣、土好,有水運可走。若我等在此地埋下根來接納他們,穩定之後亦可往前開枝散葉,再派人手四處相傳,我想,人應會源源流進。”

“不錯,正合我意。”尹晗讚同。

“我已了然,不過,應在莫州做些什麼來掩人耳目?還與京都一樣麼?”雲華問道。

“麥蘇木覺著織坊仍行,不過酒肆與糕點鋪怕是不妥罷?”麥蘇木回道。

“的確不妥。”尹晗眉頭微皺,杏圓見她一直不曾回到位置上,便叼著一塊餅過來在她旁邊悶聲吃起,她靈光一現,笑言,“糕點鋪改為賣餅鋪罷,餅可是大紀人最喜好的吃食。”

杏圓還不知自己給尹晗獻了如此妙計,隻是在吃完後被她一把抱在懷中撫了又撫。

“賣餅可行,不過酒肆該如何?師父倒是有一計,不過……”

“師父,您該不會與兒想在一處了罷?”尹晗一副心領神會的模樣。

“長明直言無諱。”

“酒肆改為鐵,隻是此鐵不營。”

“嗯,正解!”

麥蘇木發問:“可是主人,大紀子民私自鑄鐵違反了大紀律文,這有何解法呢?”

“交給我罷。”雲華從容道。

一頓接風宴下來可把四人吃得夠嗆,尹晗身體疲乏,洗漱過後抱著杏圓早早歇下。

*

緊接著皆如往常一般按時視事、按時官署會食後回家,除帶著杏圓恢複之前兩人的操練,便是去視察自家鋪子。尹孚帶尹晗認了主事幾人並把一切大權交由給她,需得學習的東西多了起來,故而她幾乎每夜都是很晚才睡下。

明日即是大紀官員的九日一休,自上次宴會後,經尹晗多次拜訪,元一才應下她明日的時間同遊南市,每每想起此事,她都要按捺住自己欲隨時起身操練的雀躍。

待時辰一到,尹晗本是與眾同僚一同前往會食,不過荀崝身邊的宮人給她帶了話,“尹長史,荀首席請您到懷安殿小敘。”

尹晗抬頭與帶話的宮人麵麵相覷,與眾同僚一一行禮道彆後轉身跟上宮人。諸同僚便開始議論紛紛,“你們說,尹長史與荀首席,誰先盯上的誰?”

“我覺著尹長史老實得緊,不像那種犧牲色相之人。”

“嘖,都忘了麼?朝中有多少人想通過這條線拉攏荀首席,誰敢言尹長史就不是其中之人?”

“唉,也是……算罷,與我等無關,諸位安心用膳罷!”

入殿前望著那晚跌倒過的樹下,恍若那日的情景再現,如今看來思思還真是變了許多,不知揭下謎底之時,她們二人又該是怎樣的局麵。

荀崝朝引路的宮人擺了擺手,尹晗見狀立馬俯身行禮道:“尹晗見過……”

“嗯?”

“尹晗見過主人……”尹晗終還是硬著頭皮道出了那聲讓她發麻的稱呼。

“過來罷。”荀崝似笑非笑地說了句,纖細的小臂支撐著頭,身著紫色官服,既英氣又不失豔麗。

尹晗緩慢地走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