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幾日我將要隨大將前去南疆打仗。”方羽的聲音有些沙啞,他站在窗前,背對著妻子,負手而立。
現在所在的朝代為大隆朝,成立至今已有百年,是個繁榮昌盛的大國。隻是近來多有不太平,南疆一異族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本由其南疆首領掃除即可,奈何竟不敵該異族野蠻之勢,大有要易主的形勢出現。南疆首領派一小支隊前來本朝求救,希望得有一軍隊前去救助,事成後願永世對本朝稱臣。大隆朝君主與朝臣商議後決定派軍前去援助,為了未來百年南疆邊境的穩定,同時也為了日後南隆商貿之路的發展,惠及百姓。
周昭夫君所屬的大將陳家主,便是此次出軍軍隊的首領。
“我跟夫君一同前去!”周昭拉了拉方羽的衣袖,急切地說。
“南疆環境惡劣,你去隻會跟著我受苦,你且在家中照料好母親和安安,操持好府中上下事宜,我不過三四年便能凱旋歸來。”方羽似乎沒想到周昭會這麼說,訝異的回頭,安撫似的輕輕的拍了拍她的手。
周昭已泣涕漣漣,哽咽地應下:“夫君放心,我會照顧好母親和安安的,後方事宜你不用擔心,我會操持好的。”
方羽見她哭成這樣,慌慌張張的掏出手帕,輕柔地幫她擦掉眼淚,然後環抱住她,溫柔地說:“我的妻啊。”
第二日,南疆戰事告急,方羽中午便領命出發了。周昭甚至都沒來得及跟他好好告彆,叮囑飲食起居的種種。婆母和女兒隨她在城牆門道一旁目送大軍緩緩前行。
外麵,是一望無際的士兵列隊,步調整齊又沉重,掀起塵土飛揚,大隆朝的旗幟高高掛起,紅的耀眼。裡麵,是一望無邊的家眷列隊,抽泣聲不絕於耳,婦人皆舉起手中繡帕向遠處自己掛念的人揮舞告彆。
開戰的第一年,周昭覺得像過了十年般漫長。方羽雖然時時有書信寄來,總是規規矩矩,隻問平安與否、道自己甚好勿念——多是些勉勵的話語,她也都回些浮淡套話,心裡很是怏怏。婆母為了不久坐無聊想到兒子過於擔心,便每日同周昭前去街前糧鋪買些米來煮粥和做米糕,然後再同她和女兒一同在府旁支起一小棚,免費分發給那些吃不上飯的人。山上隆園寺允許進香時,她們三人還會前去上香祈求方羽能平安歸來。
開戰的第二年,聽聞南疆戰事局勢大不如前,本朝士兵大有節節敗退之感,頹勢突顯。方羽來信也不那麼頻繁了,常是一月一封,信的內容也不多,常隻一句“勿念,安好”而已,有時甚至沒有,周昭心急如焚,卻也無能為力,隻能每日早早起來在隆園寺那長長的台階上三叩九拜至廟殿,希望佛祖能看在她如此誠心的份上能讓方羽平安歸來。
開戰第三年,到七夕節時,大軍凱旋歸來,百姓夾道歡迎。君主甚喜,賞賜連綿不絕。共有三隊賞賜列隊從宮門緩步走出,一隊朝著軍隊首領陳家主方向前去,一隊分散成若乾小隊,朝著軍隊各眾幕僚家中走去,最後一隊,竟直直走向方羽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