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中香 青團子(2 / 2)

送走了林娘子一家,柳葉便開始約請之前用過的木匠和泥瓦匠,開始裝修這個新店麵。

如今剛全款買了這房子,手裡剩的銀子就不太夠,裝修上也夠不上什麼豪華風雅了,既然有原來鋪子做參照,又要連通起來,柳葉便決定直接保持兩鋪子風格一致,不必再想什麼新花樣了,正好也合他心意,省錢,簡單。

新鋪子最讓柳葉喜歡的,就是廚房挨著前麵鋪子,中間隻隔了一堵牆,既然是自家的房子了,柳葉便毫不留情的請匠人把牆砸通了,又讓木匠做了木門,這樣上菜端菜也不必跑到後院裡,從大堂內就能進去,原來的門窗也不動,方麵通風散煙。

牆被粉刷的雪白,比食案略高些的位置同樣裝木擱板,方便放一些筷籠碗具,節省餐桌的空間。又買了些花兒裝在瓷盆裡擺上做裝飾,另有一些淘來的小零碎,什麼泥人木雕,草編的雀鳥,都是街上賣的哄小孩的玩具,看著頗有古味。

柳葉看了半晌,總覺得缺了點調調——可不就是缺兩幅裝飾畫,可惜這年頭書畫都太貴,好的宣紙加上畫工,沒個幾百文都下不來,現在囊中羞澀,這個想法隻能暫時夭折。

還是舊鋪子同款的原木色食案,新店食案的尺寸略大些,地方大就是任性,再不用像以前一樣扣扣搜搜的規劃利用空間了。

店門口新加了一塊草編毯子,也沒什麼花紋,整體風格也挺搭,看著也挺清雅,主要給客人蹭腳用,免得一下雨,屋裡被踩的到處都是鞋印,不好清理。

自家的後院有一口小井,上頭還被搭了個草棚,旁邊幾棵花樹,防止下了雨汙染這井水,林娘子心細,柳葉樂享其成。院子還挺大,不過在柳阿婆的眼中這就是一塊現成的菜地,還樂衝衝的說現在種菜也不晚,柳葉笑眯眯的稱是,也沒發表自己想種些花樹的意見。

至於後院房屋,林娘子是愛乾淨的,地上全鋪了青磚,比租的院子住的都要好,一應俱全的床榻和櫥櫃,柳葉也沒安排裝修什麼,隻配了自家的被子鋪蓋,隨時都能拎包入住。

柳阿婆帶著柳年住最大的臥室,挨著客廳另一頭的小臥室就柳葉自己住,阿青住了門朝東的小屋,丁榮阿叔則還住在原來的院子裡,畢竟還得有個人看著家。

這一通的裝修打掃,加上收拾東西搬家,跑集市添置東西,舊鋪子還沒有斷了食客,學堂裡的學子又重新開課,外送飯食也沒有斷。

笛盛還聽得了他新店開業的事兒,也跑來送了一套質量上乘的瓷盤餐具做賀禮,後頭還有一堆的事兒,兩人也沒說幾句話,如此忙忙糟糟好一段時日,直到清明節前幾天才算徹底消停下來。

兩個鋪子都關了店門,上了板,柳年已經睡熟,阿婆點著燈還在繡著一個小肚兜,是老虎頭的繡樣,給柳年的,再過段時日天就熱了,睡覺前給他穿上,也不怕小孩兒夜裡蹬了被著涼。

柳葉洗了個澡,頭發亂糟糟的,趿拉著鞋出來,“阿婆,你怎的還不睡?”

阿婆衝他笑笑,道,“最後一點了,繡完就不必老是想著了。”

“這幾日真是忙昏了頭,如今一切妥當,”柳葉懶懶的打了個哈欠,“明日能得好些清閒,現在還趁黑繡這個做甚。”

“可真是昏了頭,後日可不就是行青節,明日還得準備些祭祀供品,那天咱們回柳家溝看看你爹你娘去。”

古代的節日多,也沒個日曆提醒著,這些天柳葉忙的不知哪是哪,不覺時間過的飛快,馬上就是清明節了,可不得回家掃掃墓。

柳葉習慣性的又想到吃食上頭。

行青節並不是什麼大節日,也沒有風俗規定具體要吃什麼,大都是和供品有關的,柳葉心裡想了一陣,那就按照自己前世的規矩來吧,做些青團窩窩之類的,多做些,也放在鋪子裡售賣,按照以往的經驗,這種甜品總是不愁賣的。

鋪子菜單子上沒斷湯圓,店裡還有不少的糯米,決定了明日要做青團,柳葉又回到廚房,把要用的糯米泡好了才回屋睡去。

第二日早起吃了飯,歇了個難得的空兒,柳葉才起來開始做青團子。

青團子並不難做,新鮮艾草搗成汁,加進燒得軟軟的糯米飯裡麵,揉成碧綠的糯米麵團,分小劑子,壓成皮兒,裡麵包各種餡料,芝麻、棗泥、豆沙或者鮮肉皆可。

包好後,放在熟糯米粉上一滾,這顏色就成了淡青色,沒有那麼濃重的綠了,頗有些蒙了層紗的味道。

家中院子裡還有一顆櫻花樹,剛入春時漫天的粉色團團簇簇,淅淅瀝瀝的下了場春雨倒春寒,之後慢慢回暖,滿樹的櫻花也漸漸的開始落了,如今冒出了新芽,隻剩下零星的粉色夾雜其中。

柳葉摘了一些花朵,灑在青綠麵皮上,也就做個裝飾用,粉綠相映,果真更好看了。

這餡兒柳葉就用了尋常的芝麻一種,裡麵還加了些葡萄乾。

阿青在旁邊一直打下手,這時心疼道:“阿柳,怎麼還往裡塞餡兒啊,夠多了。”

餡料多一些能省點成本,畢竟糯米比芝麻貴多了,這也是為商之道。

柳葉眨眨眼,這話到了嘴邊就變成了,“這樣口感好。”

剛做好的青團還熱著,飽滿糯嘰嘰的,皮薄餡多,裡麵加了酸酸的葡萄乾,吃起來也不膩,餡料和青團的味道融合的非常好,滿滿的醇香在口裡奔放,還能聞到艾草的清香氣。

一口青團,盼親人和樂,五穀盛產,風調雨順,國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