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1 / 2)

彩霞半邊天 延陵居士 2587 字 10個月前

王彩霞上任前,這安慶縣衙事務便是由張縣丞處理,如今王彩霞到任,這次日早堂開始的時候,張縣丞侍禮過後,便恭敬地交卸政務,王彩霞勉勵他一番,順勢便接了知縣大印,並沒漏看張縣丞眼中的不舍。

王彩霞知縣做為一縣之首,管理安慶縣的行政,並兼任兵馬都監,兼管安慶縣的軍事,手下衙丁六十名,平時也就巡個街,保障安慶縣的社會治安。

張縣丞負責協助知縣管理安慶縣的縣政,正從八品,一年俸錄是文銀四十兩,每年俸米二十石。本來盤算著新任的知縣就是一個官場的雛兒,光文章做的好沒用,那日常公文中的彎彎繞還得仰仗自已,沒曾想王知縣她二爹到是個處理公文的好手,自已稱病休息在家幾日,王知縣的二爹也照樣將公文打理的井井有條,張縣丞隻得自已找個台階與王知縣的二爹共同打理公文,至於王知縣麼,隻管接過二爹爹打理好的公文,上下掃一遍,最後簽字蓋上知縣大印。

二爹爹雖說忙的溜溜轉,卻是誌得意滿,王彩霞做了知縣,放權給他處理的事情比原先當師爺時多得多,除了最後蓋上大印,大事小事都讓他拿主意,那他也嘗到了代理知縣的滋味,話說男人不能一日無權,這話說的太對了。

月國的知縣實行做班製,正七品,一年俸錄是文銀五十兩,每年俸米三十石。每月隻有四日假,此外便是每年正月初一至初八放八日,時逢女皇登基、壽誕等節日才會假期。每日清晨升堂辦公,太陽下山散衙。

這年頭飯都沒得吃,誰還有力氣跑到縣衙來擊鼓告狀,王彩霞空坐了幾日大堂,一件狀子也沒有,實感無趣,便將升公堂由開始的從早坐到晚,改為早上升公堂,有事上告,無事退堂。

錢主簿,正九品,一年俸錄是文銀三十五兩,每年俸米十五石。負責協助知縣管理安慶縣的糧食稅收、人口戶籍等。

王彩霞除了早上升公堂之外,其他時候她也沒有閒著,吩咐二爹爹,從錢主簿那兒調來糧稅、戶籍等帳冊。

翻閱帳冊,越翻越是心驚,糧食稅收近幾年為零,安慶縣的戶籍人口逐年呈遞減趨勢。老天不下雨,河流乾枯改道,麥田拋荒,人不是餓死,便是拖家帶口的出去乞討。

看來這錢主簿是光拿年俸不乾事,也無事可乾。還有帳冊上記載安慶縣衙一乾人等共計一百零二人,可是接風洗塵宴那晚,王彩霞吩咐李一在院中數了人頭,再加花廳張縣丞等人一共八十六人。

這樣算來張縣丞與錢主簿等人就吃了十六個衙丁的“空頭”,一個衙丁一年俸錄是文銀五兩,每年俸米五石。

十六個衙丁空頭便是一年文銀八十兩,俸米八十石。真是好大一筆財富呀。不過,現在還不是動他們的時候,還要徐徐圖之。

王彩霞坐在書桌前,食指有節奏的輕扣書桌,皺眉思索:作為一縣之長,現在首要的任務是帶領全縣人有飯吃、有衣穿、頭頂有片屋遮雪。看來任務堅巨,任重而道遠啊!

王彩霞束著頭發,換上半舊的棉袍,裹上披風,打扮成少年模樣,帶著李一,悄悄的從縣衙後門溜出,早已等候在後門的李二牽過單角鹿,王彩霞在李一的攙扶下爬上單角鹿的背。

走出縣衙,外麵就是安慶縣的街道了,天陰沉沉的,看樣子又下下雪,王彩霞呼出白氣,拉緊衣領,揮手,向城外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