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縣東街廣場前,人頭湧動,因為王家大院,貼出告示,要開始在安慶縣內縣外招家丁了,誰不知道王家的當家人就是安慶縣的知縣王彩霞,做了王家的家丁,就有機會成為王知縣的親兵,飛潢騰達,指日可待。
大戶人家招家丁很正常,隻要東家能管飯,家家護院,數量不限。可是王知縣招家丁,就有些不同了,從去年開始,到今年,王知縣籌劃的每件事,都被眾人所關注,她搞的大農莊,建設的養殖廠之類的,哪個不是擠破頭進去的,現在王知縣招家丁了,那肯定也是吸引人眼球的事。
果真,招募家丁的告示上,那些家丁的待遇條件,條條誘人。
第一條:如若成為王家家丁,一次付給
安家費五兩銀子。
第二條:每日包吃包住,月銀一兩。這可是實打實的,沒有半文克扣。
第三條:如若受傷回家,由王家撫養終身,月銀半兩,如若戰死,由王家一次付撫恤費三十兩銀子給家屬,撫養其子女和趼孀。
。。。。。。
這些條例,就算是兵營裡頭的士兵,也沒有如此好的待遇,月國的規定,如果士兵陣亡戰場,隻有一次的喪葬費五兩,更不要提撫養家屬了,如果士兵受務退役,回家後是沒有銀錢收入的。
士兵大多是家中的壯勞力,為了混口飯吃,領到每月的糧響,受傷的士兵就沒有了收入來源,造成了月國士兵打仗向後跑,隻顧保存自已的事實,成了逃跑大王,其實他們也沒法子,受傷了戰死了,家中老小無人撫養,全家都會餓死。
隻有較高的退役待遇,傷殘撫恤,陣亡撫恤,配合鋼鐵般的經律,再加上精神上的熏陶,才可以打造出一支敢打敢拚的軍隊。
王彩霞做為一縣之首,管理安慶縣的行政,並兼任兵馬都監,兼管安慶縣的軍事,為何招收家丁,而不招收士兵。她盤算了許久,她可不想為他人做嫁衣,就算將來離任了,不當安慶縣的知縣了,她的土地還在這兒,工廠還在這兒,她需要兵力強勝的家丁,需要成為當地最大的軍隊武裝,甚至全遼州府最強大的軍隊武裝,為她守住這份家業,誰也搶不走。試問一座無人看守的金山,會引來四方的惡狼搶奪。
家丁是姓王的,可是安慶縣的兵丁,卻中受曆任知縣管轄的。離任是要交接給下任知縣的。
王家貼出的招家丁待遇條例,達到了良好的效果,廣場上報名的男兒,一直延著廣場排了幾大圈。大多是各地的民戶和一些外地的流民,當然,最引人注目的是排隊隊伍中,不少身著錦衣綢服的男子,一看便知,是哪家地主鄉坤家的子弟。這在從前招農工、莊丁的隊伍中是從未見到的。
這些錦衣綢服的男子,可不是衝著家丁的待遇來的,他們家族的利益與王彩霞緊密結合,為了抱王彩霞的細腿,為了有機會飛簧騰達。
周有財的小兒子周汐塵,聽了他爹周有財的話,也前來報名。排在長長的隊伍中,看著人頭傳動,又想起了他爹周有財在書房交待他的一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