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之下,武帝也隻能咬破手指,留下來血衣,立了二王爺為後,之後便撒手人寰了。
驚鸞青鸞的母親趙賈氏,本是國公府嫡女,父兄這次都隨武帝參加了北伐,對朝廷的消息掌握的比旁人早,早早就聽聞了重華夫人意圖造反之事。本意是要攜家逃離京城,投奔名正言順稱帝的七王。但是重華夫人自有妙計,為了牢牢掌握京城的權貴之家,她當即一道旨意,請了整個京城的貴婦入宮閒聊。很不幸的是,宣平侯府世子夫人趙賈氏,和她的三個孩子,宣平侯嫡長孫,嫡長孫女,嫡次孫女,也在邀請之列。
兵臨城下趙賈氏也不得不從,隻能帶著三個年幼無知的孩子進宮。
最後的結果就是,宣平侯府除了她們四人,都南下去尋找了太子二王爺,不僅輔佐他稱帝,還在後麵和重華夫人的戰鬥中立有戰功。
最初聽見宣平侯府投靠二王爺的消息時,趙賈氏和三個孩子也是驚恐萬分,怕重華夫人遷怒,怕性命攸關。但是幸好重華夫人也很忙,平時也沒空管她們。而宣平侯府不算太過顯眼,就比如,武帝托孤之臣霍太師的二兒媳和她的兩個孩子,聽說進宮第二日便被重華夫人三杯鳩酒賜死了。
待重華夫人的兒子六皇子在京城稱帝,國號為周,二王爺在南方汴京稱帝,也是國號為周。兩人打來打去,似乎是在搶奪王位的正統性。但是打了一年之久,搞得四處狼煙四起,民不聊生,也沒有分出誰勝誰負,隻能暫時休戰,六皇子在北方京城稱帝,認了北周,二王爺在南方汴京為皇,稱了南周,如此一來,似乎兩全其美。
隻是可惜那些平頭老百姓和可惜的霍二太太母子,早已化為掌中灰燼。
而趙賈氏目睹了哭喊的霍二太太被宮中侍衛拖走之後精神就不太好了。時而清醒時而糊塗,再加上待在冷宮裡吃不飽穿不暖,很快就病死了,死後連棺槨都沒有,隻一席破草席裹著丟進了亂葬崗。
留下三個孤苦伶仃的娃,沒有了母親的照顧。驚鸞大概就是這個時候穿越過來的。隻能說她不幸,剛好遇見了最動亂的年代。
雖然有王侯小姐的身份,驚鸞也沒有大富大貴的命。餓急了的時候連草根都吃,更不要說發黴的饅頭了。
可能就是這段日子太艱苦了,青鸞身為長姐,也隻能被迫懂事,照顧病歪歪的三妹和年幼的弟弟。
不過好歹也是熬出了頭,等到一年後北周和南周簽訂了停戰契約,她們幾個並另外一些投靠南周的將士家屬作為“誠意”被遣送到南周京城汴京。隻是其中有一部分人早已沒了命。
說起來青鸞驚鸞也是倒黴,趙賈氏死在了北周冷宮,但是她們的父親趙延好歹也是宣平侯府世子,將來沒有意外,未來的宣平侯也是她們胞弟趙子儒的。但是災禍頻出,趙延也是死在了戰場上,雖然後麵追封了一品大將軍,但也是死後虛名。可人都死了,又要名利有什麼用?
趙延一死,宣平侯府的局勢瞬間就微妙起來。宣平侯和侯夫人共有三子一女,長子趙延娶了賈國公府嫡女趙賈氏,生有一子兩女。次子趙巡娶的是先帝托孤之臣霍國公弟弟的嫡女趙霍氏,生有一子一女。三子倒是沒像兩位哥哥一樣娶權貴之家的嫡女,反倒是娶了清流士大夫之女蔡氏,蔡氏溫柔賢淑,雖然門第不顯,卻頗得宣平侯和侯夫人的稱讚。
值得一提的是,自打霍國公輔佐七王登基之後,霍府現已經位高權重,在朝堂上也可以說的上一手遮天,權頃天下。霍氏身為霍家女,自然傲氣,要說當初宣平侯南尋七王,霍氏也是出了不少力的。
一邊長子既死,留下了幼子不過五歲。一邊又是如日中天的次子一脈。究竟將宣平侯府給誰,似乎成了難題。
要說時間久了,似乎穿越過來這件事早就變成了驚鸞的前世。不仔細想想她都記不太清了。彆的言情小說裡的穿越女金手指她不止沒有,身世更是坎坷曲折。穿越之前驚鸞也隻是剛剛畢業的高中生而已,學的是文科,成績一般,半點生活技能沒有,利用科學技術發家致富應該不太可能,倒是有腦袋裡有不少答題模版,不過在古代也用不太上。
雖然學的是文科,曆史課本也反反複複通讀了,不過驚鸞對古代的衣食住行也並不是太熟悉,畢竟課本也並沒有具體講。
要說驚鸞對古代生活的認識,基本就是來自影視劇了。再就是當時被語文老師逼著閱讀的紅樓夢,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林黛玉進賈府—因為進入過語文課本。還有當時偷偷看過的金瓶梅,記憶尤深。
對於穿越,也許在剛開始是抵觸的,陌生的環境,糟糕的生活條件,也沒有現代的電子產品來打發時間,彆提到底有多糟糕了。但是,在前世,驚鸞就是孤兒,沒有父母,隻有一個遠方姑母,在她初中的時候也去世了。她沒有親人,也沒有人去關愛她。但是穿越之後,姐姐青鸞一直把她當作妹妹,細細照看,漸漸的,她似乎也有了一點歸屬感。穿越,就像是她一個高中生畢業後上了大學一樣,換了一個環境生活,另有一番自在。
當時並不知道以後會穿越,要是早知道,怎麼也該偷偷多看幾本古言,驚鸞有些後悔的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