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江東周郎是一個儒將。大概隻有周瑜心裡明白這儒將的來由。他十八歲時和孫伯符起兵,那時候伯符握著他的手大笑道,你我今天也學學楚霸王,八百兒郎奪天下。周瑜隻有微笑。伯符的性情如烈酒,初見心中就是一片火熱,長久相處不免有陶陶然微醺之意。那一刻,公謹著實豔羨摯友的衝天豪氣,男兒血性。
從此後,孫策在沙場上□□西擋,他則在大帳中運籌帷幄,舉賢納才,兩人合作真是如魚得水一般。隊伍一天天的壯大,孫堅的舊部程普黃蓋祖茂韓當等人也歸於伯符旗下。終於有一天,伯符把廬江城的地圖和兵符交給他:公謹,你終有獨當一麵的一天。我把程普劃入你麾下,先練練兵吧。
程普是從破黃巾時就跟隨孫堅的舊部,小霸王帳內都尊稱他為程公。選誰不好,偏偏是和自己頗有過結的人。周瑜略一沉吟,接過兵符。明擺著,孫策是要他不再拘於治人,而是開始正式治軍。要讓久經沙場的老將和兩千新募集的鄉勇聽從一個白麵書生,談何容易。周瑜不是沒有上過沙場。但他不是小霸王孫策。與將士們在泥塘裡摸爬滾打,喝酒罵娘,這不是他的本色。
還好,治人與治軍尚有些可通之處。周瑜勞心不勞身,沒有太勉強自己。戰牛渚,逼尋陽,定豫張,三年下來,中護軍周公瑾變成了江東的一個神話。神話的主人公羽扇綸巾,動一根手指就能讓盧陵的城牆震兩震。他能在中軍大帳裡與武將們鬥得酒酣耳熱,也能和附庸風雅之士談詩論頌。程普不止一次笑談:“”與公瑾交,不覺自醉。”周瑜隻有拱拱手,並且無意自謙。他明白,軍心士氣需要神話來支撐,儒將的名號正如一層無形的鎧甲。隻要江東的疆土繼續擴張下去,他就會需要這個神話延續傳播下去。
這日操練場上,周瑜正在隊列邊踱著步,一邊聽身邊的中郎將分析盧陵一帶的部署,一邊心中盤算糧草軍械。驀然間整齊合一的號子聲中,一聲怒喝打破了規矩。幾個人抬眼望去,正看見一個伍長哎呦一聲,腦袋上中了一顆石子。從那手勁兒和準頭看,發石子的人應該是經過了無數次演練,才能到這樣爐火純青的地步。
“什麼花拳繡腿,你奶娘教你這麼打架?!”一個校尉裝束的人站在高台上叉著腰破口大罵。台下眾兵士都一動未動,頭也沒敢抬。此人的粗口惹得周瑜一笑,轉身問隨行的人:“程公,你的麾下?” 程普麵上略有愧色:“護軍,此人就是呂蒙呂子明,日前少將軍向護軍舉薦入中軍帳參課的。“
周瑜一愣,“就是鄧當的內弟麼?“
程普的臉色更加尷尬:“是。鄧當原是主公舊人,他死後少將軍就把子明劃入我帳下。子明十五歲行伍,性情中人,大概...不合護軍雅量。但此人好學,又頗有些急智。仲謀說,讓他見識一下護軍的胸魄也好。“
“他帶兵如何?”
“護軍看看這些兵就知道了。”程普指指麵前,顯出一絲得色。果然,一個個凝神屏氣,殺氣如箭在弦上。但隊尾幾個背著手監隊的什長還是掩蓋不住臉上的促狹之色,想來腦袋上也曾挨過類似的天災。
周瑜點點頭。半年來他每月初一十五就招一批年輕軍官進帳參課,親自講授兵法教習。江東的老將日漸凋零,孫策統一的各地餘散勢力也一時難以同心同德。他官拜中護軍,舉薦良材原是本份職責。日久天長,他還有很多功課要做。
次日戌時,周瑜在帳中授課孫子兵法。他注意到呂蒙從頭到尾都是一臉恐惑不解的表情。等眾人散去時,他招手讓呂蒙留下。
“我講的你聽不懂麼?“
“聽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