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章 鵬城之行一(2 / 2)

頭花看起來做工不錯,也比較繁複,成本價多少不好猜,但是有人買。看到頭花,秦如意放心了不少,原來這裡還是有賣發飾的。

其實為了迎合內地的消費習慣,這批貨顏色亮麗的布料居多,尤其是紅色這種喜慶的顏色最多。

不過頭花附近沒有空位,否則在這裡展示應該更好。帽子區域其實也可以,反正都是頭上戴的東西,就看來這裡進貨的老板們誰能看上這些發箍、發圈。

展示攤位麵積不大,也就幾個平米,為方便展示當然還是需要把發箍都放到展示架上。這樣看起來會更好看,看起來比堆在台麵上逼格要高些。

甚至連發圈,都弄了專門的展示架,就是一根手腕粗細的塑料管,再套上緞麵外套。

用筆在紙上寫上發箍三毛錢起,發圈兩毛錢起的字樣擺好,剩下的就是守株待兔。

這次沒有帶女孩子,秦如意又是短頭發,所以連模特也沒有,不過展示架應該也能發揮一定的效果。市場裡嘈嘈雜雜,人聲鼎沸,到處都是砍價的聲音。

兩旁邊賣帽子的攤位前不時有人駐足,自己的攤位前有人路過時會瞅幾眼,但是沒有人停下來問價。

其實秦如意不知道的是這個時候這種發箍在內地並不流行,此時女孩子們戴鋼絲發卡比較多。

所以很多人覺得她的攤位花裡胡哨的,新奇是新奇,但沒人做過這種生意所以沒有問價的。

夕陽隱去,即將收攤前。

一個穿著時髦的年輕女人路過攤位前停了下來,表情略帶驚訝,“咦,居然有賣這種發箍的?”

眼前的女人衣著打扮在港城稀疏平常,可在鵬城算得上是讓人眼前一亮的時尚。一看就知道頗具審美眼光,秦如意趕緊招攬,挑了一個跟她衣服相合的顏色。

“有喜歡的可以試試,你看這個怎麼樣?”

女人沒有自己戴上試,而是拿起發箍看了看又摸了摸,“布料不錯,顏色很靚。”

然後又拿了幾個發圈看了看,最後看向秦如意問道:“這是最港城近流行的款式?”

聽這話音好像港城流行什麼她比較了解,然而秦如意還真不知道這算不算流行,不過賣的還不錯就是了。

陳小刀接手發箍生意後,聽羅輝說他妹妹現在每天還能賣三四百塊錢呢!

所以秦如意點點頭,“這些在港城賣的還不錯,所以才想來這裡試試。”

女人看了一眼價格牌,又問道:“這麼多款發箍,不是每種都三毛錢吧?”

問價的就是意向客戶,秦如意挨個介紹了一遍,“這種的三毛,那種的五毛錢,最貴的是這種一塊錢一個。”

發箍的價格其實比在港城賣的要低,不過利潤還是有的。批發不是零售,利潤當然得讓出來一部分。

介紹完發箍後女人沒有開始講價,而是又問了發圈的價格。

秦如意也一一解答,發圈裡麵的橡皮筋沒有發箍裡麵的塑料貴,用料相對來說也沒有發箍多。所以價格自然相對便宜,也就是兩三毛錢一個,最貴的才五毛,是上麵帶著亮晶晶塑料珠子的那種。

但其實按這個價格來說,發圈要比發箍的利潤高。在她的印象中小時候周圍的女孩子沒有多少披頭散發的,基本上都是紮著頭發的。所以才會做這麼多發圈,也是預計發圈在這裡會比較好賣。

最後女人開始砍價,“這樣吧靚女,你的東西確實挺好看的,我要五千塊錢的貨,能打折嗎?”

看得出來對方是真心想要貨,秦如意願意再讓一步,直接說道:“最多可以打九折,這些頭飾用的布料都是上好的,再多打折要賠本的。”

“那行,不過我要挑貨,可以吧?”

女人倒是爽快,沒有再繼續講價,主要是這東西真不多見,說市場裡沒有第二家。

“可以,隨便挑。”

秦如意說著讓羅輝他們把裝貨的箱子都打開,讓對方隨便挑揀,她則是負責查數算賬。

這個女人雖然最先問的是發箍,然而卻挑了更多的發圈。不知道是覺得發圈便宜還是覺得發圈更好賣,不過秦如意準備的發圈本來就比發箍多幾倍。

因為這東西成本更低也方便運輸,裝到蛇皮袋裡隨便擠壓都沒事。可發箍就不一樣了,畢竟是塑料,容易被壓壞。

女人挑挑揀揀的選出來五千塊錢的貨,打完折秦如意還多送了幾個她沒有拿的那種一塊錢的發箍。這種發箍本來也不多,當贈品送出算是添頭。一塊錢一個的不是貴在布料上,而是做工比較複雜些,更費人工。

作為開門紅的第一個顧客,秦如意願意給添個彩頭。照這樣下去,七天之內應該是可以賣完的。

如果運氣不好賣不完的話,剩下的打算都打包以比成本價略低的價格給陳小刀他們,相信他們應該不會拒絕。

總而言之,這些貨必須要儘快處理掉回籠資金。